语文《称象》说课稿(通用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称象》说课稿(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称象》说课稿1
一、说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所以在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线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讨论,解决,延伸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这样便可促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升华。
二、说教材
《称象》是一篇记叙文。讲的是曹冲小时候想办法称大象的故事。课文通过对曹冲称象过程的介绍以及与大臣称象方法的比较,说明了曹冲的机智与聪慧。本文内容充满生趣,语言通俗易懂。以故事的形式展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乐于接受,易于理解。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懂得只要平时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说教学目标,重难点
新课程明确提出要实现三维目标,将知识,能力,态度进行有机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根据低学段学生思维活跃,模仿性强的特征,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说出曹冲称象的方法和步骤。
3、培养学生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学习曹冲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的精神。
掌握称象的过程是对课文理解的关键,所以我将曹冲称象的过程定为重点。
探究称象方法的原因,低学段学生不易理解,所以将学习曹冲遇事多观察动脑定为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叶圣陶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低学段学生好奇心强,爱动手,敢质疑,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这就为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可能,所以我制定以下教学方法:
1、质疑提问法:
学贵有疑。出示课题后,让学生就课题提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发展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2、自学讨论法:
新课标提倡自主探究性学习。而小组合作讨论正是其精神实质的体验。在教学中我将合作性学习大量用于“释疑课题问题,讨论官员,曹冲如何去称象”等重要环节。这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让学生对课文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3、朗读理解法: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朗读既是重要的目标,又是重要的手段。在教学中我在重要段落,个别字句均采用齐读,范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形式,使学生通过朗读更加准确的把握主体思想。
4、动手操作法:
多媒体与实物教学的应用会更加直观,形象的指导学生理解课文重点。通过课件演示及实物操作,不仅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更使得课堂气氛轻松愉悦。
针对教法又制定了以下学法:
1、小组合作学习
2、读中思,读中悟
3、在分析比较中领悟
4、口述练习
五、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针查,检测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以瞬间识字法,对上节课所学生字进行巩固。
(二)谈话导入,质疑课题
用谈话启发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课题质疑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三)初读课文,解答质疑
师范读。感知课文大意。释疑课题采用分组讨论,以此加深理解。
(四)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通过官员与曹冲称象方法的对比,明确曹冲的聪慧与敏锐。师生,生生合作讨论,课件,实物演示更加深对曹冲称象过程的理解。并做口头复述。
(五)扩展延伸
深化问题,让学生自己想象,挖掘内在潜能,不断充实进步。
六、说教学评价,板书设计
教学中运用生评生,师评生,师引生评的方式在朗读,讨论,操作中进行,评价语言应形象,丰富,指导性强。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感知问题,又可以提升学生的口语及思维。
板书设计以官员和曹冲解决称象办法的对比,直观的显现出曹冲的睿智。板书突出重点,思路清晰,易于分析记忆。
语文《称象》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称象》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讲了曹操的儿子曹冲小时候称象的故事,教育我们应该多观察、遇事多动脑筋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节课的设计我通过对课文的深入理解,以及对学生的了解,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理解词句能力、思维能力和说话能力的基础之上,抓好词句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为目的进行教学设计的。
2、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针对本篇课文,我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教学目标如下:
(1)、认识本课的1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知道多音字“得”。(教学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懂得只有动脑筋,才能解决生活中问题。(教学难点)
这样设计,是在充分尊重低年级阶段目标的前提下,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功能,从而体现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说教法和学法:
语文课是学生学“语”习“文”,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体,我在遵循低年级学生自身情况特征以及语言阶段性特征,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兴趣,在组织课堂教学中利用朗读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说教学过程:
(一)检查字词,复习导入。
利用多媒体课件复习字词。这样设计本环节的目的是既可以充分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巩固,又可以为这一节课文学习扫清字词障碍。
(二)谈话导入,质疑激趣。
出示大象图片并揭示课题,学生围绕图片讨论探究,相机指导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描写大象的句子,进而质疑导入:这么重的大象怎么称呢?这样设计本环节的目的是:利用图片和文中句子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带着疑问自由地读课文,整体感知本课大致内容,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解疑释惑。这样设计本环节的目的是:通过朗读整体把握教材的内容,对下一步突破曹冲称象的过程这个难点作好铺垫。
(四)读议结合,突破难点。
通过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抓住“有的……有的……也有的”理解官员们不合理的称象方法,就顺理成章的理解了曹操“直”摇头的原因。接着学生同桌合作、探究,利用找找,画画,读读,找到曹冲具体称象的方法,抓住表示顺序的关联词“把……再把……然后……”读懂曹冲称象的方法,然后利用多媒体课年演示曹冲称象的方法,体会这个方法的可行性。
我这样设计本环节的目的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亲自去感受,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在我的引导下,突破本课的难点。
(五)课外延伸,主题升华。
“你还有哪些称象的好方法?”这样一个发散性思维的问题抛给学生,这样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去大胆构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了升华主题的`目的——遇到问题要多动脑筋。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yuwen/shuokegao/36575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