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小学信息技术《画线》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小学信息技术《画线》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画线》是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上册)第10课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它是教材关于画图的起点教学,为后面画图教学奠定基础,更为以后的Photoshop教学打下铺垫,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技能掌握——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本学期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画图展开,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审美能力。教材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画线的工具,让学生能运用画线工具作简单图形,并且学会选择及改变浅宽。画图是学生最直接的最形象的信息技术知识点,尤其是学生刚刚接触电脑,本身就会感到非常新奇、好玩,所以学生一定会感到非常有趣,在教师语言的尝试鼓励下,他们对这个知识点就会主动要学,而非被动地学习,因此在课堂只需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重难点知识让学生通过教学辅助软件学习、同学互助或教师作适当个别指导帮助解决。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掌握画线工具,让学生能运用画线作简单图形。学会选择及改变线宽。

  能力目标: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自我创新、团体合作的能力;培养动手能力,通过科学方法,在培养科学素质中提高计算机能力,不断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努力实现知识上的迁移。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激发求知欲,激发兴趣,并变兴趣为动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曲线”画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四、教法阐述

  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要方法恰当,才会有效。我采用直观教学法,创设情境法,任务驱动法。通过“创设情境法”和“任务驱动法”,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通过“感知——模仿——迁移——运用”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正确操作方法,运用操作方法去实践,从而培养学生对于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处理的能力。教学中,诱导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五、学法指导

  教给学生的学法是“接受任务——探索尝试——自主学习”。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鱼,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和能力的知识。首先,我创造一种美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环境中学习新知识,在学会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实践操作,从而达到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自学和动手能力的目的。积极营造信息技术课堂“无为而治”的教学境界。

  六、教学环境

  1、教学媒体:多媒体网络教室,安装学习软件。

  2、学习资源:提供声音、文字、图像、操作步骤演示

  七、教学策略

  1、教与学的方法灵活多样。

  利用“创设情境法” 引出“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查漏补缺,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教学中,启发、诱导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调节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

  2、学习软件形象生动的演示了基本操作要领。

  教师自制课件《线条的美丽》形象生动的动态演示了基本操作要领,突破了教学中的重难点。

  3、化单调为有趣。

  运用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和生动丰富的教学方式(看、听、做、说),调动小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从情感上乐于参与,产生乐学、爱学、主动去学的愿望,使单调的学习内容变得丰富生动。

  4、学生的个体与整体发展。

  通过自我展示等激励手段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创新、团体协作的能力。

  八、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质疑定标。

  首先师生谈话,学生汇报收集的学习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能力,然后教师自然导入“让我们一起跟着苗条的小不点(教学软件中的线条动画形象)一起走进神奇的电脑世界,绘出我们身边的美丽事物!”出示板书课题后进一步提示万事开头难,从简单学起,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学会掌握画图,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一般规律:从简到繁,积少成多。

  (二)、研析设问,学中悟道。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带着自已提出的问题读书,然后尝试操作,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解读,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操作演练,接下来让学生选择自己的重点、难点或者成功点展开学习以及操作,进行知识的迁移、融合。生动的教学软件,集声音、操作、演示必将给学生以充分的帮助。学生通过软件寻找帮助或者同学、老师的帮助,展示自己。

  由于学生自选内容,又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所以就能体会到参与的兴趣,品味到成功的'喜悦,使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才会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三)、拓展延伸,形成积淀。

  学生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读书,读中解决问题,这仅是教学中浅层次目标,而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才是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必需。为此,我用这样的问题结束课堂教学:你认为这节课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想法或不懂的地方?继而根据学情做出综合性总结和评价。

  九、设计理念

  1、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自我创新、利用教学软件等),获取信息,掌握操作。

  2、整合的问题。本课在注意信息技术教育知识的学习外,同时注重语文素养、信息素养的培养,从而形成语文、信息技术、美术等学科的整合,如观察、倾听、述说、演示等。

  3、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在每一个任务抛出的时候,都创设了许多适当的情景,以此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在情景中积极主动地接受任务。

  4、分层教学的实施。怎样照顾到学生个体差异性,使得每一位学生在教学活动都获得个体的发展。(不同对象分别对待)

  5、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通过意义建构,学生的技能不断加强,实效性强。教学活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策略丰富、实用而新颖、独特,突破了学生的认知障碍,突破了难点,优化了课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小学信息技术《画线》说课稿】相关文章:

1.《画线》评课稿

2.小学信息技术花卉与生活说课稿

3.小学信息技术的说课稿

4.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范文

5.小学信息技术《windows 画笔》说课稿

6.信息技术说课稿

7.信息技术说课稿

8.信息技术《走进大自然》说课稿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yuwen/shuokegao/267435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