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堂课其实就是做一桌菜,现在菜做完了,味道怎么样,我们听课的老师是最有发言权的,不管是否合口味,我还得把做菜的配料和工序向大家说明一下。
今天的课如果要提教学的难点,其实是无关教学内容和目标的,我认为最难的是如何调控好孩子的情绪,如何引导孩子至始至终地投入到课堂中来。孩子们只有二年级,连着上两节高容量的语文课,这在我第二节课堂中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且这几年自己一直在中高年级上课,无论是说话语调和表达方式都和二年级孩子有一定的差距,课堂最怕的就是这种疏离感。所以今天在课堂调控上是花了很多心思的,比如刚一上课的跳操游戏和用娃娃引入夸一夸自己都是为了解除孩子的疲劳,激发他的参与热情。其次是课中的两次15秒钟律动也是想起到调节的作用。当然用的最多的是随机的表扬。但从效果来看,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好。比如两次动笔后怎样让所有的孩子都停下来进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还得向低年级的老师好好学学。
其次说课的设计,因为是两位老师合作上一节课的,因此我的第二课时设计要努力和第一课时做到前后一致,一脉相传。这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识字方法的相同。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我们都采用了随文识词的方式,在理解朗读的过程中相机出现重点的、或者是比较难理解的词语。比如在第二课时中主要针对三个词,一是摇摇摆摆,二是无影无踪,三是责怪,但在理解上又有方法的不一样,摇摇摆摆是用联想类比的方式,来进行说话的;无影无踪是通过想象风筝哪里去了来达到词义的理解,责怪则是在写话的过程中顺势引导出的。一脉相传的第二点比较明显的就是让学生理解故事在表达一件事情中的过程中的三部曲:风娃娃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他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
但是因为是第二课时,所以在思路相同的同时,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又有所不同。比如第一课时的两段指导的比较细致,那么学生对这种写法有了大致的了解,所以我在上课时就进行了放手。在学习第五第六两小节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然后进行概括复述,再此基础上进行朗读,通过朗读评价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评价,自己去改进。比较大胆的做法是让学生把第七段的两件只有结果的事情,也学着用这种方式分三步进行写具体。一是让学生尝试自己用这三部曲的方式说具体一件事,二是让学生感受到在别人不需要帮忙的时候不恰当的帮助只会帮倒忙。这点的难度是很大的,有一部分孩子的确有一定的困难,但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很多孩子不仅会写通顺,还会用上刚刚积累的几个词,比如使劲、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等。
与第一课时不同的是:第二课时还要揭示故事的道理,但又不能让他做成说教式的道理告诉。那该怎么做呢?本单元教材是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主题来安排的,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所以我主要围绕第四段话进行三次的循环回扣来做的。第一次是初次朗读中感受到真容易,只要有力气的单纯。第二次在吹跑风筝后的思考:前两次,他用力吹风车,秧苗笑了;他用力吹帆船,纤夫感谢他。这次,他也是用力吹风筝,可是为什么“使孩子们伤心极了”呢?感受到“吹风筝”根本不用那么大力气。第三次在思考人们为什么责怪时引出说话:风娃娃想:帮助人们做好事,可不容易,不光要有力气,
这样结合故事内容的循环回扣,故事的哲理孩子自己也能发现。
当然,这样的写话和说话也许带有高年级的味道,设计的难度也显得稍大了一点,不过总的来说,学生的学习效率还是比较高的。
这是我对材料和工序的设计,至于火候是否掌握好了,还请大家多提意见。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yuwen/shuokegao/17200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