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是人教版教材高一信息技术必修本第二单元第1节内容,是信息技术课的重要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有了信息技术的基本素养。因此,本节内容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本节内容前面承接本教材的《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内容,后面是本教材的《文件下载》这部分内容,因此,本节内容是第一节内容的延续和拓宽,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这个内容为学好以后的信息技术知识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本内容包含的一些理论和实践知识,是以后使用信息技术学习和生活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获取的特征及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过程与方法:能够识别信息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采用科学的信息获取方法,正确面对信息的两面性。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列举信息获取的过程。
重点的依据:信息在各领域不断渗透和广泛应用,熟练使用获取信息成为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技能。
教学难点:分析其特征,掌握信息获取的过程。
难点的依据:信息获取过程运用。
四、说教法
信息技术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和素养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利用信息技术获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我校高一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问题互动教学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信息技术,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看待和应用信息获取心理状况。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引导学生通过观看物联网视频等形式获取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问题互动法
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积极思考,充分的发挥独立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信息技术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固本:信息技术(3分钟)
从物联网视频播放出发,引导学生探讨信息技术在生活当中的应用。激励学生结合实际经验或所了解的,列举出信息技术应用的实例。
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根据学生切身实际的经验导入情景,引出信息获取,使学生能够知道信息获取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讲授:信息获取(10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采用问题互动的方法讲授信息获取的特征和一般过程。
提问:信息获取(15分钟)
提问班里负责出黑板报的学生,出一个黑板报应该需要那些过程,通过问日常生活的问题,引入信息获取一般过程。
4.交流(3分钟)
阅读资料,并利用课堂交流的形式讨论信息特征及获取问题。引导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看待并适应信息技术的变化,辩证认识信息技术的“双刃剑”作用。
5.结语(2分钟)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社会里,促使学生认识到:各种信息技术手段不是简单的此优彼劣和相互替代,而是多元并存和相互补充。掌握认识信息技术的获取方法作用不容忽视。
6.课外作业(2分钟)
分组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利用课余时间结合实际进行实践研究,展示自己的过程,并彼此交流实践经验。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yuwen/shuokegao/16713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