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配问题》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排列与组合知识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面对教材,我对教材进行了适当地整合。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搭配问题》说课稿”,希望能帮助到您。
《搭配问题》说课稿(1)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很高兴有机会得到各位领导和老师的指教,今天,我说课的主题是《搭配中的学问》。这一课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的一个内容。本节课通过多种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搭配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和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对学生今后学习数学,以及解决生活中类似搭配的实际问题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会遇到有关搭配的问题,并能够进行较简单的搭配,但是缺乏有序的思考,无法进行有序的搭配。所以,我根据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初步学会有序地思考,掌握搭配方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解决最简单、最基本的搭配问题,进一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和表示方法的符号化。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展示、交流等活动,掌握搭配的方法,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联系实际、通过衣服的上下装搭配,掌握有序搭配的方法,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难点:使学生有序地搭配,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搭配的过程与结果。
教学手段:
多媒体的合理使用可以为我们的课堂注入活力,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所以,在本节课中我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的展现了搭配的全过程,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学习,更直观地理解新知,更深切地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
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谈话交流、直奔主题。
看到课题,你知道我们今天要探讨什么内容吗?看到了这两个字,你想到了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呢?从这两个问中,我想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习下面内容埋下伏笔。所以在导入环节,我没有设计过多的情境,直奔教学主题。
第二环节:借助活动,体验搭配
这一环节,围绕服装搭配这一主题,我让学生先观察再猜测,最后动手摆一摆,验证猜想。再用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搭配的过程,这时我巡视,发现先完成的让他上黑板板书自己的方法,故意找出几个有点型的到黑板板图,并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时我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我只是在关键出启发、点拨。注意引导学生要说出按一定顺序搭配。然后把学生说的几种方法总结到一起,让学生比较,哪种方法更省时省力。突出字母表示法,并说明字母表示法的好处。在比较中总结我们在搭配时要做到有序搭配,这样才能不重复、不遗漏。以及发现规律。
第三环节:运用知识,拓展搭配
1、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有序地进行搭配后,我又出示了一练习题,一题有关课桌凳的搭配题,要求学生用字母表示出回答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法。设计这个练习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字母表示法,二题是直接应用规律口答,此题是反馈应用情况。
2、出示幻灯片回到例题中,6种搭配方法除了两件上衣和三件下装外,还有可能是几件上衣和几件下衣?这道习题和点心的搭配的练习题,是搭配知识的拓展和提升,我认为数学广角的增设是渗透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以激发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发展思维的能力,让学生在思考中感悟数学思想的方法,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所以在习题的设计时进行了拓展、提升。想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第四环节:总结,让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算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一个回顾。
望给位领导和老师给予多多指教。谢谢!
《搭配问题》说课稿(2)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新课标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本节课《搭配问题》重点研究简单事物的组合数。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自身的特点,立足于学生实际,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制订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相关的操作活动,能够找出简单的事物的组合数。过程与方法、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组合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初步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情感态度、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观察、分析、推理、比较等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是能用不同的方法有顺序地来计算组合数
二、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本课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课标指出:“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在设计本课教学环节中,我创设郊游这一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一种欢快的氛围中展开学习。
说学法: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节课,我尽量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体验探究的真正乐趣。本节课的数学学习活动贯穿始终,孩子们从中会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具、学具的准备:课件、衣服卡片等。
三、说教学流程
本节课总体的设计思路:创设了以聪聪郊游为主题的活动情景串。包含帮助聪聪“搭配衣服”、“搭配早餐”、“郊游路线”、“照相问题”四个场景。在帮助聪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搭配的策略和方法。
流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情境1、衣服搭配
新课开始,把搭配这个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放置在生活情境中。
师:“孩子们,今天聪聪想去郊游,她想邀请大家一起参加,你们愿意吗?不过聪聪希望大家能帮帮她。她正在数学广角研究搭配的问题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板题:搭配问题)
通过创设这样的情境,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妈妈给她准备了这么多衣服,快数数,有几件上衣?有几件下衣?猜猜,她可能穿哪一套呢?”
引入聪聪这个学生很熟悉的形象,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情绪高涨的进入探究活动中。同时,使学生初步感知搭配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在这一环节中,围绕搭配衣服这一主题,我设计相关的实践活动。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让学生小组合作,通过想一想,摆一摆,连一连,算一算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教师只是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从始至终参与学习知识的全过程,领悟到知识的真谛。
流程二:角色体验,主动探究。
在这一环节中首先让学生先猜聪聪可能穿那一套,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展现学生思维,体现学生主体性。然后教师问:如果一件上衣只和一件下衣搭配,到底一共有几种不同的穿法呢?让各小组学生利用学具动手摆一摆,说一说。比比看哪个小组的穿法多?接着思考怎样不重复、不遗漏地把各种穿法记录下来,这是本节课的难点,要鼓励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这样设计有利于活跃、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合作精神。
在小组汇报交流时,让学生到黑板演示,学生进行评价,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发现有顺序的搭配才不会重复或遗漏。
方法即:
(一)先选上衣,一件上衣可以分别与不同的3件下衣搭配,就有3种不同的穿法,另一件上衣也分别与不同的3件下衣搭配,也有3种不同的穿法,一共有6种不同的穿法。
(二)先选下衣,一件下衣可以分别与不同的2件下衣搭配,就有2种不同的穿法,另2件下衣也分别与不同的2件下衣搭配,也各有2种不同的穿法,一共有6种不同的穿法。这样不仅是学生获得了知识,而且锻炼了语言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同时获得了情感上的体验。
再让学生思考,如果没有学具,可以怎样记录不同的搭配方法,即连线。顺势发现有几个几的问题,还可以用算一算的方法解决搭配问题,即用上衣的种数×下衣的种数=有多少种穿法。
总之这个环节的设计一方面体现生活中存在很多现象,很多问题,这些现象和问题,往往跟数学有关,并且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解决。从解决搭配问题的策略上,力争体现从具体逐渐到抽象的过程,即体现“摆一摆(动手操作具体事物)、连一连(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算一算(形成数学方法)”的过程;体现学生从无序的摆、有序的摆;从无序的说、有序简练的说的过程;另一方面体现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不同;同时也体现评价的多元化。
情境2、早餐安排
衣服搭配好了,就要考虑早餐的问题。课件展示并提问:每次选一种饮料和一种点心,可以搭配出几种不同的早餐?通过安排食谱,孩子们再次经历了有序思考的体验。
情境3、猴山之行
吃完了早饭,聪聪去动物园游玩。从儿童乐园经过百鸟园到猴山的路有好几条,帮聪聪算一算有几条路线?引导学生先观察总路程可以分几段,每段有几条路,标上序号区分,再进行组合。
情境4、幸运碰撞
聪聪选了一条路来到了猴山。但是猴山的门被设置了密码,密码是由两位数组成,十位上是2、4、9中的一个,个位上是3、6、8中的一个,聪聪最少几次,最多几次可以打开门呢?
情境5、拍照留念
明明也来了。四个小朋友每人都要和聪聪、明明单独各合一张影,一共要照多少片呢?
流程三:汇报收获,拓展内化。
请同学们回顾这节课的收获,强调在搭配中必须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操作。只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就一定能解决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yuwen/shuokegao/14280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