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节内容通过三个经典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最后列举少数生物只有RNA而没有DNA的事实,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结论。教材不仅按照科学家的探索历程,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进行思考,还较详细地讲述了这两个实验的具体方法。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概念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探究“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和原理是教学的重难点。在教学中,通过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优化课堂结构,妙用科学史实例,把知识的传授过程优化成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发现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细胞学基础,掌握了生物的生殖过程、染色体的化学组成、蛋白质与核酸的元素组成等相关知识,这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同时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
依据新课程标准我制定了以下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了解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②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模拟科学发现的过程,渗透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②通过对感性图文资料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③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推理、归纳等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学会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一定的任务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模拟科学发现的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精神
②通过探究实验培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感悟科学家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③认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过程
针对以上教学目标和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制定了教学的总体思路和方法。以“自主探究、综合渗透、合作活动、创新发展”理念为依据,让学生“重走探究之路”,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领悟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且在课堂上运用“自我效能论”,用发展性评价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发掘学生的潜能,同时促进其自身可持续发展。
具体教学计划和策略如下:
以人类早期对遗传物质的推测为问题源头,通过复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让学生明确染色体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生物必修1已经学习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那么究竟谁在遗传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设疑,激发学生求知欲。这时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分析归纳遗传物质必须具备哪些特征?然后组织学生回忆蛋白质的组成和功能,比较蛋白质哪些方面可能会具有遗传物质的特征,并且我补充背景知识:当时科学家还没有弄清楚DNA的具体结构。这样既复习了旧知识,又让学生很好的体会为什么早期很多科学家推测遗传物质是蛋白质,而学生先前已经通过各种媒介了解遗传物质是DNA,这样再次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推动沿着前辈探索发现的足迹,去探究怎么知道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实验材料的选择是成功的关键,首先提出问题:生物体中都含有蛋白质和核酸,你觉得选择什么样的生物做实验材料最合适?并引导学生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病毒等生物类群组成结构来进行分析、比较、筛选,探究最佳材料。学生通过对这些生物的结构进行比较,明白既然生物体中都有蛋白质和核酸,那么选病毒等较简单的材料分析起来简便,干扰因素少。同时通过对实验材料的探究,学生对实验的设计思路也进行初步的预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是教学的重难点,学生首先边观察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动画课件边学习此实验,然后花3分钟左右时间完成下列图表,体会这几个实验的设计思路,设计的科学性在哪里?实验结论是如何被一步一步证实的?实验的第四步,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无毒的R型细菌混合后,为什么使小鼠死亡?学生不易理解,我补充相关的知识: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加热使蛋白质和DNA变性丧失活性后,降低温度DNA可以恢复活性,但是蛋白质却不能恢复。在完成表格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提出疑问,学生提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例如有的学生提到:
1为什么不是小白鼠将两者的混合物进行了转化?
2为什么“转化因子”不是整个S型细菌而是具体的某种物质?
对于这两个问题,大家在备课的过程可能也发现了:
教材在这个地方的设计不够完善,实际上在格里菲思的实验之后,有些科学家也提出了这两个问题,并且做了相应的实验来排除这两种可能。我并没有简单的介绍科学家是怎样设计实验排除这两种可能。如果只是简单地讲述,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模棱两可,同时也失去了一个启发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的好机会。我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去探究是否有这两种可能,(简单的介绍这两组实验)学生分析不同的实验的现象得出不同的结论,学生通过这两组实验,补充和完善格里菲思的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然后我简单的介绍科学家的实验结果:这两组实验都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学生就明白了确实是S型细菌中的某种物质使R型细菌发生了转化。而S型细菌由多种物质组成,那么“转化因子”究竟是哪种物质?这样就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我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科学家,你用什么方法去探究这“转化因子”是什么物质?将学生分组,让各小组花5分钟左右的时间设计实验探究什么是转化因子。然后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展示自己的实验设计,最后我再通过多媒体展示艾弗里和他的同事的实验,让学生的思维过程与科学家的思维过程进行碰撞与比较。让他们在与科学家的思维比较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也有些同学发现原来自己的思维与科学家竟这样的相似,树立自信心,自己也能成为科学家。通过“过程式教学”,学生自己主动发现实验的关键设计思路——将蛋白质和DNA分离开来,单独的观察它们的作用。
有些小组的学生在设计探究实验的过程中,还提出一些问题,例如:1.DNA是大分子物质,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菌中的吗?2.我们也会吃一些生物的细胞,其中也有活性的DNA,那么它是否象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一样影响我们的细胞,使我们的细胞变成其他的东西?3.课本为什么说艾弗里的实验不能使大家信服的原因是因为提取的DNA总是混有2%的蛋白质,但是第三组实验不就很好的证明了DNA被酶催化水解后,蛋白质也不能使其转化吗?对于这些比较好的问题,让学生将它记录下来,课后要求学生查阅有关资料进行解决。在学习“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予探究,很好的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我就不必强制性灌输探究实验的过程,学生真正主动去参与探究的过程,享受探索和发现的乐趣。分组讨论,也提高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也是教学的重点,向学生交代了有关T2噬菌体的背景知识后,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和观察图3-6来学习该实验,要求学生针对这个实验每人至少提出3个问题,提得越多越好,允许讨论。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踊跃地提出自己的问题,从中选出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将好的问题写上黑板,例如:
1.研究光合作用时选C和O等同位素作为标记元素,这里为什么选择35S和32P作标记?用C和O等同位素,行吗?
2.为什么离心后T2噬菌体颗粒位于上清液,而被感染的大肠杆菌位于沉淀物?
3.为什么第一个实验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而不是没有?
4.为什么第二个实验上清液离心的放射性很低,而不是没有?
5.为什么第一个实验离心后得到的DNA全是蓝色的,而第二个实验离心后得到的DNA却是既有蓝色又有红色?
然后让各小组讨论这些问题。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适时的介绍离心的原理,是依据密度的不同。学生就通过自己的主动质疑和讨论释疑,复习蛋白质、核酸的组成元素,同位素示踪法,也为后面知识“DNA的半保留复制”做铺垫。文科班的学生对侵染的过程并不容易理解,我就补充多媒体动画,通过这两幅多媒体动画,让学生比较“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实验的设计思路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设计思路,学生自己通过比较发现:其实两者的思路是一样的,只不过采用的方法不同。然后我接着通过一道练习题反馈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最后学生总结得出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中证明了DNA作为遗传物质具备的特征:连续性和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与前面学习的遗传物质的特征相呼应,也为后面学习DNA复制和基因的表达的埋下伏笔。
最后对本节课各小组的探究活动予以评价,尤其是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善于假设,多向思维,收集材料进行探究学习的小组给予高度赞许。每个学期我们为每个学生建立了一个学习档案,运用“自我效能论”的理论,将本节课中学生好的探究实验设计和教师的评价收入学生的学习档案中,进行跟踪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掘学生的潜能,同时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课后反馈、拓展
事先编拟一组富有启发性和探索性的检测题,以学案形式发给学生。让学生课后进行反馈练习和拓展。
1.课本中只是简单介绍了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我将这部分内容用下列资料替换,通过这道练习的反馈,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三个实验的设计思路,并让学生得出结论: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2.课后让学生阅读学案资料探究遗传物质是不是都在染色体上?
教学反思:
本节课,充分发挥教材中蕴含的创新、探究的素材,把教材中的“现成结论”,通过多处“设障”、“布惑”,进行活化和优化处理,让学生“重走探索之路”,潜移默化地把科学家的思维过程来感染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学习科学家的严谨态度和合作精神。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较大程度调动,课堂始终处在一种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之中,学生真正把学习的过程演绎成一个主动探究、自动求知的过程。通过对实验选材、实验设计思路及实验结果的假设、预测、分析与综合,在此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科学研究的方法以及科学研究的一丝不苟的精神,更让他们在与科学家的思维比较中,树立自信心。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开拓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培养了学生探究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yuwen/shuokegao/12940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