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认图形》。
教材分析:本节课教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三种常见的平面图形。教材在编排上体现了以下特点:
1.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丰富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直观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学生在生活中随时都能看到物体的面。学生在上册中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教材以这些为起点,安排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等形体的积木来看一看、画一画,从物体上“分离”出面,研究面的形状,形成长方体、正方体和圆的表象。根据这些相同的画面画出图形,给出名称,引出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这就蕴含了面与体的关系,使学生在整体上直观认识这三种平面图形。这样安排,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有利于他们主动地认识平面图形。
2.把图形的变换、图形间的联系放在重要位置。教材只要求学生直观认识几种最常见的平面图形,没有深入研究这些图形的特征。但教材安排了丰富的操作活动,有利于学生培养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教材设计了一些开放性问题。如安排了在钉子板上围长方形、正方形,围出的图形可以有大、有小,有不同位置。还有用一块长方体积木可以画出几种不同的长方形等。这些问题能激起学生独立探索的热情和相互合作的愿望,有利于改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图形的面画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在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加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设想
“自主探索、发展学习、不断创新”课题实验研究,旨在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创造条件,是为学生的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引路搭桥,是让学生真正在探索中发展。因此,我在设计这一课时,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处理,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广阔的活动空间、探索空间,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索的全过程。具体设计了以下几个探索活动:
活动1:给一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积木进行分类,然后说说是怎样分的。
活动2:找出长方体,观察其中的一个面,借助自己的思维去发现一些特征,根据特征给出长方形名称。(正方形和圆同上。)
活动3:从体上抽象出面,认识这些面后,让学生用体在纸上画出面,并再次感受体和面的关系,感受三种图形的特点。
活动4:在生活中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加强几何图形与生活的联系。
活动5:小组合作在钉子板上围图形,独立在方格纸上画图形,渗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学生感受出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的不同。
在教学中,凡是学生自己能发现的,都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如果有一定的困难,就创造条件让他们合作探索。教师尊重学生自我发现,尊重学生创新思维和方法。
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人,激发兴趣。
1.学生自由说说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哪些积木。
2.小组合作给积木分类并说一说你们组是怎样分的。
【玩积木是学生喜欢的活动,一开始学生的兴趣就被积木所吸引,让学生操作给积木分类,不但可以满足他们的欲望,更可以为后面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体现了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新课程理念。】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认一认。
(1)认识长方形。
①学生各自拿一个长方体,认准其中的一个面进行观察,再观察周围同学认准的面,探索这些面的特点。
②学生自由汇报,互相评价。(学生发现这些面都是长长的。)
③从学生的汇报中抽象出长方形并给出名称。
(2)正方形和圆的认识同上。
2.画一画。
(1)微机出示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画图形的图片,学生说一说图片上的同学在干什么?他们是怎样画的?
(2)学生动手操作画图形,配上活泼轻快的音乐。
(3)汇报交流:学生在投
影仪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说看法。
3.找一找。
(1)微机显示“丁丁的房间”的图片。
(2)学生在画面上找一找、说一说哪
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或圆的。
(3)和好朋友一起走下座位在教室里找一找、说一说,然后汇报评价。
【学生在把积木分类的基础上,通过同一类积木的某一面凸现出这些面有相同的形状,找出这些面的特点,然后引出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这样,不仅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这些面的特点,同时也展示了学生个性和创造性思维。学生在操作活动“画一画”和“找一找”的过程中,人人都参与,亲身经历从体上抽象出面,再把这些面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过程,加强几何图形与生活的联系。体现了关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三、实践应用,拓展创新。
1.围一围。
(1)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反馈交流:说说你们是怎样围的。
(2)试着在钉子板上围一个圆。
反馈交流并得出钉子板上围不出圆的结论。
2.画一画。
(1)学生动手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2)小组长组织组员在小组内对本组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
(3)由各组组长把自己组的情况在大组上交流。
【钉子板和方格纸本身有相同之处,它们的表面上都有许多正方形小格组成。让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图形、再在方格纸上画图形,经历着一个由难到更难的过程。在钉子板上围图形为在方格纸上画图形打下基础。教师在围图形过程中进行重点指导,在画图形中就可以大胆放手,相信学生的能力,给学生充分自主的空间。】
四、评价体验,认识自我与他人。
1.评价本节课自己及其他同学的表现。
2.学了这一课后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可以评价自己对一节课的学习表现和收获,也可以评价他人的学习表现,生生互动评价,学生既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又共同体验成功,促进发展。】
五、课外延伸,继续探索。
1.微机显示一学生用长方体画长方形的图片。
2.师:用这样的一块长方体究竟能画出几种不同的长方形呢?这个问题留给小朋友课后去探索。
评析
这节课充分体现了“自主探索、发展学习、不断创新”的课题研究思想,具体突出表现在四种变革:
1.师生关系的变革。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2.教学内容的变革。教师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为学生提供一定思考性、探索性和挑战性的学习素材。
3.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特别关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
4.评价方式的变革。教师给学生提供生生互动评价的空间,同时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尤其是在探索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情感与态度。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yuwen/shuokegao/12145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