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瘸蝉》以时间为线索,记叙与描写相结合,并巧妙地运用了对比。作者让人不知不觉中感悟一个深刻的道理:一方面,好心未必能办成好事,善意却有可能带来了悲剧;另一方面,痛苦与挫折是成长旅途中不可缺少的财富。
这组单元的主题是感受智慧的启迪,而本文是落实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发展语言、启发思维、启迪智慧的好课文。今天我所上的是本课的第二课时。下面我来说说这节课设计理念:
一、基本理念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明确一点,那就是:阅读教学的直接目标是培养阅读能力,间接目标是发展思维能力,潜在目标的陶冶思想情操,启迪智慧。《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阅读的综合能力是阅读技能的分项训练逐步形成的。本节课就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努力营造在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中培养阅读能力,发展思维,启迪智慧。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学习从关键词入手有条理的复述课文的方法。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
3、通过课文具体的语段的品读,感受蝉蜕变过程的痛苦与煎熬,感悟作者具体生动地描述。(重点)
4、领悟这篇文章所蕴含的道理,从中获得启示。(难点)
三、教法:
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全面落实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我力争做到:努力启发诱导,变“教”’为“导”,变为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文本中的内涵。充分发挥朗读、默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启迪智慧的作用,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感受力的培养。
四、学法指导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苦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教师要成为“善教者”,就必须进行学法指导,根据本课特点,着重指导学生运用以下方法学习课文:
1.以重点词为索引,以词绕文,串珠引线,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叙述线索,学习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从重点段入手,加强字、词、句的训练,避免面面俱到,使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五、教学设计
1.复述导入
复述课文的目的在于温故知新,为深入探究文章的内涵作准备,使教学前后衔接。首先请学生填写课中词,回忆课文语句。接着指导读词,读出词中的情感。在读懂、读出情感的基础上尝试有条理地复述课文,是思想、语言表达相互融合的一项综合能力训练,也是本课教学突破重难点的重要一环。
2.导之以读
语文新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因此本课时通过提问导读课文,使学生知道同样是经历蜕变的蝉的幼虫,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局?是什么导致了这种不同的结局?为进一步深究因果、回答问题奠定基础,达到以读代问、以读代答的目的,具体感受课文中的内涵。而教学中教师的范读、学生的感悟读、重点词句的品读,都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3.导之以思
这篇课文中所描写的蝉蜕变的过程确实是激烈、痛苦、让人于心不忍。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去体验那种煎熬呢?首先我让学生独立去读、去批注、去感受。而后,我展示了一组蝉蜕变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去感受。抓重点段,引导学生细致品读,自读思考,感悟蝉蜕变过程中的所要忍受的痛苦与煎熬,从而明白苏格拉底为什么要帮助这只蝉。思考之后进行批注与交流,珍视学生潜心读书、认真思考的点滴感悟。
4.导之以悟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成长的体验。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接下来的拓展环节启发学生思考:在为蝉惋惜的同时,你感悟到了什么?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这样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口头的表达能力。
5.导之以说
在学生充分交流阅读体会后,引导学生大胆想象,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表达,将课文内容进行拓展,把自己设想成那只瘸蝉,换位思考,进行说话练习,使学生在这样的练习中进一步提高认识、升华情感,引发共鸣。这样学生不但理解了课文内涵,也把文章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了。
遗憾的是教学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读的重要性没能很好的发挥,学生互相质疑的积极性没能开发出来,课堂氛围调动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定会把每一步都走扎实,使语文课丰富起来!
我真诚地希望:我的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轻松快乐而有所收获的时光!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yuwen/shuokegao/11294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