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一株柳》的说课稿3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青海高原一株柳》的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青海高原一株柳》的说课稿篇1
一、教材分析: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以酣畅淋漓的笔触介绍了生长在青海高原上的一株粗壮的柳树,这棵柳树虽然是一株极其平常的柳树,但是又是一株令人敬而生畏的、有着顽强精神的、神奇的柳树,告诉人们面对人生的困境和艰难,不能抱怨命运,应该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生存环境抗争。全文首先用两个自然段点明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其次从青海高原这株柳树生长环境的恶劣和这株柳树的巍然撑立写出其强大的生命伟力,继而猜测和想象那株柳树存活、长粗的生长过程,进一步体现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顽强毅力,接着又写了家乡灞河柳树的极易生长,从侧面烘托出青海高原一株柳敢于与命运抗争。最后以震撼人心的话语点明了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而是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从而揭示出人生哲理。
这篇课文是一篇散文,词句堆砌华丽,语言流畅,气势磅礴,恰当的比较、合理的想象使事物特征的描写更具感染力和震撼力,如文中把青海高原一株柳与家乡灞河柳树作了比较,第6、7、8三个自然段的想象占据了文章的一半,有力地写出了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精神意象。
虽然六年级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了较大的发展,感悟和品析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对柳树也是其熟悉的事物,也学过关于咏物、表现生命力强的文章,但学生并没有接触过侧重通过环境的描写、多角度的比较来咏物并表现人生哲理的文章。还由于学生对青海高原特有的气候和地理特点普遍缺乏感知和体验,再加上课文中只是运用语言直接描述,因此通过语言文字来体会环境的恶劣是教学的难点,而在此基础上对青海高原一株柳精神实质的朗读感悟和解读以及人生哲理的把握是教学的重点。
鉴于以上分析,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考虑,把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学会课文中8个四会字和5个二会字,重点理解锻铸虐杀摧毁等10个词语。
二、教学目标:
2、通过研读语言文字和合理的想象能够体会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进而能够理解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命运作抗争的人生哲理。
3、凭借语言材料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不抱怨命运、敢于与艰难环境作抗争的情感。
4、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过程:
这篇课文分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分两个板块开展教学,一是以青藏铁路通车的鲜活事例和青海高原地貌的图片、录像导入,让学生直观感知青海高原的气候和地理特点。二是通过放声自由朗读课文、指名分节检查读课文、快速浏览课文了解大意、默读课文初步感知怎样的柳树等四遍目的不同、要求不同、形式不同的读书,为第二课时进一步精读课文扫除障碍。[小第二课时根据课文特点,紧扣神奇展开教学,这是明线,以作者的情感深化为线索,这是暗线。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去触摸作者受震撼的心灵,进而去感悟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生命伟力,去感悟不抱怨命运,以顽强毅力和韧劲与艰难环境作抗争的人生哲理,从而实现师生与文本、与作者之间的心灵对话。为此预设了以下四个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一:图文对照,感知困境中的柳树
1、投影一幅广袤无垠的青海高原图片(没有树),创设学习情境,学生自由读读课文3—5自然段,想一想并说一说,这株柳树是极其平常的柳树,为什么它生长在青海高原上就使得它神奇。
2、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分三个层次体会柳树的神奇:
第一层是图文对照,想象青海高原环境的恶劣,能长出一株唯一的柳树,这是神奇的,然后体会哦的一声的想法和情感;
第二层是图(稍远)文对照,想象这株柳树的生长环境比其它地方更恶劣,却还能长出这样的柳树,这是神奇的,并通过反复读反问句提升学生的情感;
第三层是通过图(近影)说柳树的神奇,通过文字想柳树的神奇,通过朗读感悟柳树的神奇,然后通过讨论这株柳树好像在向我们诉说着什么来体会柳树的生命伟力和作者的情感。
[扣住神奇,学生的学习活动有了落脚点,并依据课文特点采用了比较、环境渲染、图片创境设情等方法体会神奇,同时巧妙地抓住每节最后一句话让学生感悟作者情感的提升,也感染了学生自己。说、读、悟融为一体。]
学习活动二:引发想象,感叹生长中的柳树
1、指名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第6、7自然段,体会在作者的想象中,这株柳树的生长过程又表现出怎样的神奇。
2、在交流中引导学生读第6自然段的语句并抓住有幸萌发保存生命继续存活三个方面体会柳树的神奇,然后用(什么条件下)其它的而只有的句式灵活地说一说在这三个生长过程中柳树的神奇,接着通过朗读和体会奇迹般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来感悟作者的情感和提升学生的情感。
3、在初步体会柳树长粗过程的语句的基础上想象柳树遇到高原风雪、雷轰电击以及其它灾难的情景,并扣住多少一次又一次用想象读增强体验,然后抓住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通过说和读来感悟作者情感的进一步提升。
[首先抓住关键词语引发学生与作者一起想象,情景交融,接着在作者想象的基础上,进而描述情境引发学生再展开更为具体的想象,让学生对柳树顽强的感悟更加直观和强烈。同时,学生想象的过程中在口头表达和思想认识方面的语文素养都有了展示和提升的空间。]
学习活动三:前后联系,感悟对比中的柳树
1、在与名贯古今的家乡灞河柳树的比较中,还能看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吗?边读课文第8自然段,边找到关键词句来体会灞河柳树的特点,并适时用图片来展示两种柳树的形象和生长环境的不同。
2、用引读的方式比较两种柳树在外形特点、生长过程、吸引人处等方面的不同,然后抓住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一句话来体会它们之间的本质不同处,并说说青海高原一株柳面对自己的命运它是怎样做的,从而使情感又一次升华。
[这一设计让学生联系上文、结合图片来感悟这两种柳树的不同,真正体会到这一段落的写作意图,并逐步渗透到人生哲理的感悟,这既是情感上的感悟,也是学法上的指导。]
学习活动四:整体回顾,深刻体味人生哲理
1、小结上文的学习,引出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然后引导学生联系上文体会九十九条死亡之路。
2、探讨柳树是靠什么成就了一片绿阴,然后以这篇课文仅仅是在写柳树吗?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在平等对话中揭示人生哲理。
[对人生哲理的认识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充分利用文末的点睛之笔由物及理,由现象到本质,让学生联系上文从整体上解读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生命伟力,在此基础上感悟到人生也应该不抱怨命运,以顽强的毅力和韧性与环境作抗争。]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yuwen/miyu/40826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