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课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知少年闰土这一形象,知道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
2、能在教师的帮助下,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知道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
2、能在教师的帮助下,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教学准备:简易多媒体制作。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认识了一位新朋友,他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项戴银圈,他是(生答:少年闰土)(出示课件插图一)师饱含激情引背: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下面是都种着其间有一个那猹却
同学们,这是多少年前我记忆中的闰土?(30年)人生能有几个30年呢!为什么闰土会给我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引导学生说出闰土给我讲了许多新鲜事、稀奇、有趣的事,我们成了好朋友。)
二、新授重点段(第4段)
1、那闰土带给了我们哪些希奇的事呢?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616自然段,找一找。
2、反馈:同时板书(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潮汛看鱼)
3、(1)咱们先来看雪地捕鸟,在哪个自然段?(2)读一读,看看闰土是怎样捕鸟的?找出描写闰土捕鸟动作的词语(扫、支、撒、一拉)(3)从这件事上,你觉得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聪明、能干、机灵)
4、小结:是呀,多聪明、能干的少年呀!让我们满怀这对闰土的喜爱和敬佩之情再读一读这些语句。(有感情地朗读)
5、那么,在后面的三件事中,你又能从哪儿体会到有趣呢?请同学们继续往后读后面的自然段,可以画出有关的`词句。(学生边读边想边画)
5、全班交流。
你能从哪儿体会到其中的有趣?
(1)学生交流海边拾贝。多么让人向往的海边啊!你能把贝壳的多读出来吗?
(2)更令人向往的还要数晚上看瓜刺猹了!这也是我心中印象最深的一幕。课文第一自然段具体描绘了这幅美丽的画面,(出示课件: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读,描述看到的画面)
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夜晚的宁静、瓜地的美、月夜的美、真美啊!(出示插图)让我们一起读出它的美,好吗?
(3)小结:同学们,作者对三十年前的朋友如此记忆犹新,可见看瓜刺猹这件事给他的印象是很深的。现在请同学们把描写少年闰土勇敢刺猹的主要动作的词语找出来
反馈:听、捏、走、刺
从这一动作中,你们觉得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少年?
(3)还有潮汛看鱼。也是件有趣的事,鱼儿长着青蛙似的两个脚,真是够希奇!你能把这种稀奇劲儿读出来吗?
聪明能干雪地捕鸟
见多识广海边拾贝壳
机智勇敢看瓜刺猹
见多识广看跳鱼儿
6、闰土向我们介绍的这些有趣的是你见过吗?闰土却知道这么多有趣的事,他真是一个见多识广的孩子。我听了这些有趣的事,有什么感受呢?(出示句子: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自由读这段话,读出我的惊奇、羡慕)。
(3)、指名反馈:作者用了哪两个词语形容闰土所描述的事情?(新鲜、稀奇)
1)闰土的心中有着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闰土知道这么多,那么作为少爷的我呢?(什么都不知道)不知道什么呢?师生对答:(出示课件)
师:生:
闰土知道雪天在沙地上如何捕鸟而我却不知道
闰土知道夏天去海边拾贝壳而我不知道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
闰土有看瓜刺猹的经历而我不知道西瓜还有这样危险的经历
闰土会在潮汛来时去看长着两个脚的跳鱼儿而我听也没听说过还有这样的鱼儿
这许许多多的新鲜事,我从来都不知道。
(2)再读第16自然段,理解句子含着的意思。小组讨论、交流:①我往常的朋友是些什么样的人?(富家子弟)②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是什么意思?(我和其他富家子弟一样都生活在深宅大院,不能广泛地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像井底之蛙,见识很少)③这一自然段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对闰土的佩服,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的不满。)
再次有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闰土让我看到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我是多么想再与他相处下去,再听听那些新鲜有趣的事儿啊,可惜,正月很快过去了,我们就要分手了。(出示课件插图三)这时,我和闰土的心情怎样?
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体会。
2、指名反馈。(伤心、着急、依依不舍)
3、想象一下当时情景,同桌俩分角色演一演这对好友分别的场面。(请学生上台表演,播放音乐。)
三、拓展学习。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人们都在经历中成长着。我和闰土儿时结下了纯真的友谊,然而几十年后再次相遇时,闰土的一句老爷让我大吃一惊。请同学们课外阅读同步读本上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看看三十年后的闰土变成了什么样,我们利用班队课交流读书体会。
四.布置作业
读一读有关鲁讯的作品
【少年闰土课程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28499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