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长街送总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感受十里长街上首都人民送别总理的感人场面
3,学习课文第一段,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和词语,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文章第一段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激发学生对周总理的深切缅怀之情。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
1,(幻灯片出示:周恩来总理沉思像)
各位同学,大家认识屏幕上的伟人吗?他就是我们新中国第一位总理周恩来。他有一句名言是这样的:
我们要像春蚕一样,将最后一根丝都吐出来,贡献给人民。
周恩来(幻灯片出示)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朗读这句名言。我们的总理就是这样一位春蚕到死丝方尽,吐尽芳华为人民的好总理。接下来我们就来简单地看一下总理的一生:
周恩来,字翔宇,生于1898年,卒于1976年1月8日9时57分,祖籍浙江绍兴,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缔造者之一,第一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幻灯片出示)
(学生自读,留下大致印象)
周总理逝世于1976年1月8日9时57分,他是因为劳累过度被无情的癌症夺去了生命。周总理的逝世使举国悲痛,而且在当时的联合国,也打破了惯例,第一次为一个国家的领导人的逝世降下半旗,表示为中国失去这样一位伟人的深切哀悼。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首都人民群众1月11日冒着凛冽的寒风在长安街上送别总理的感人场面,出示课题,并总理遗像(幻灯片)。下面我们就一起到长安街上感受一下当时那催人泪下的送别场面。
(二)新授:
1,听录音,谈感受
A,朗读录音的人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来朗读课文的?你听了录音有什么想 说的吗?
(悲痛 、沉痛 、怀念 、缅怀 )
B,看来,现在大家现在的心情都很沉重,想到如此关心人民的好总理离开我们了,我们能不为之动容、为之伤心吗?
2,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相信大家现在的心情是沉痛的,你能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朗读一下,思考这样的问题:
请你补充一个字来概括每段内容:
( 等 )灵车 ( ) 灵车 ( )灵车(幻灯片出示)
课文总共只有三个自然段,你能用X灵车来概括每段的意思吗?
( 等 )灵车 ( 望 ) 灵车 ( 送 )灵车
是的,课文将总理灵车驶过长安街的场面描写得相当完整,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就去长安街等候总理灵车的到来,首都群众是怎样等灵车的呢?下面我们就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段文字,其他同学思考:当时长安街上的天气是怎样的?人们等灵车的心情是怎样的?请你用曲线在书本上划出来。(学生朗读)
当时的天气是: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这是简单的环境描写吗?你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
(1,尽管当时天气不好,但首都群众还是顶着严寒赶来为总理送行,体现了群众对总理的爱戴和怀念。(2,苍天也在为总理的逝世而哭泣
是的,天也在为总理的逝世哭泣,天人同哀,现在我们回到人身上,当时的群众有多少?
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让学生朗读,读出人多的场面。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人很多?请你用笔圈出来。再读,指名读。
是啊,有这么多群众前往长安街为总理送别,你看:
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这句话中哪个字告诉我们大家的心情是一样的沉痛,一起回答。(都)你能把这句话读一读吗?
大家的心情都很沉痛,都在默默地等待总理灵车的到来,那么课文主要写了哪三类人?
(老奶奶、青年夫妇、少先队员)
请同学读: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杨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少先队员,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这里老师有个问题:老奶奶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不是矛盾了吗?有哪位同学可以说说?老奶奶焦急的是什么?耐心的又是什么?(学生回答)
所以这里其实并不矛盾。青年夫妇、少先队员的哪些动作可以看出他们当时的心情,也请大家在书本上圈出相关的词语。谁能读出当时的焦急、耐心的心情来?
第一节的最后用了望着,望着你觉得省略号还可以补充吗?请你拿出课堂练习本来写下。学生交流,
代表了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群众,代表了长安街上所有的群众,也代表了全国亿万人民。(幻灯片出示)
回答问题,归纳段意:
本段所描写的地点在哪里?谁怀着怎样的心情正在干什么?
在北京长安街上,人民群众怀着沉痛的心情等待周总理灵车的到来。
(幻灯片出示)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十里长街送总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26386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