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能读会写“愠、罔、殆、矣、诲、弘、凋、恕”等字词。
⑵ 积累、理解“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词语。
⑶ 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
⑴ 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⑵ 培养文言注释能力。
3、德育目标:
⑴ 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开阔胸怀,提高成熟处事的思想修养。
⑵ 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评点《论语》十则内容。
【教学难点】
深层理解《论语》十则内蕴。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本文所选的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十则,主要是谈学习态度、方法和思想修养的,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营造背诵课文的气氛,在读中理解、领会每一则语录,力争当堂熟读成诵。
2、评点、质疑法:
教读本文采用评点式,就内容、文字、写法的评点。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探究、质疑,调动学习积极性。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投影仪及胶片、打印好的作业讲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认读《论语》十则,整体感知,析读十则内容,就其语言材料进行充分有效的分类整理的实践。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从孔子对教育的贡献、对世界文化的深刻影响入手。)
同学们,我们国家古代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对我国、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今天联合国还有他的塑像,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多媒体显示孔子像)(学生回答)对,他就是孔子。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他关于学习的一些论述,看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设计二:
提及“朝圣”,我们自然会联想到那跪拜、跋涉着的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向圣地麦加前行的浩荡壮观情景。(多媒体显示孔府、孔庙、孔林)那么,人们把到山东曲阜去看孔庙叫做“朝圣”,同学们知道它的缘故吗?(学生回答,教师明确:曲阜是孔子的家乡,人们尊称他为“圣人”“先师”)(多媒体显示孔子像)同学们请看:孔子“生而首上圩顶,因名曰丘,字仲尼,姓孔氏”“长九尺有六寸(注:约合现在6.4尺),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庄严、高大。作为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板书文题),在我国历史上影响很大,为儒家的重要经典。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的书籍里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所以世有“半部《论语》冶天下”之说。今天,让我们走近孔子,走进《论语》。去聆听先哲的教诲。
二、关于孔子和《论语》资料助读
投影显示:
1、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在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2、《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其体式归纳起来有: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课文中的第1至9则都属于这种体式;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课文中的第10则属于这种体式,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三、认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自读课文“阅读提示”,慢读全文。
2、听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体会语调:
教师提示:
⑴ 正音:
① 论语(lún)
② 说(yuè):通“悦”,意思是愉快。诲女知之乎:同“汝”,人称代词“你”。是知也:通“智”,聪明。(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语言现象叫“通假”。但由于语言的演变,有些借用字和本字之间,现在已不同音了,朗读中要读本字的音 。)
③ 愠(yùn):生气,发怒。
④ 三省(xǐng)吾身:察看,检查。
⑤ 传(chuán)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⑥ 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dài):有害。
⑦ 弘(hóng)毅:强毅。
⑧ 凋(diāo):凋谢。
⑨ 矣(yǐ):语气词。
⑵ 句中停顿是句意层次的表现,诵读中要正确停顿。如“温故”章用陈述语气读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生分则朗读,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义:
教师提示字词释义:
⑴ “学而”章:
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时”,副词,相当于“以时”,可以解作“按一定的时间”或“及时”。“习”的本义是“鸟数飞”,引申为实习、演习。
“朋”,旧注:同门曰朋。跟现在的“同学”“同班”相近。句中是孔子对弟子说的,“朋”指志同道合的人。
⑵ “吾日”章:
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三”“九”诸字在文言中皆有“多”义,不是确数,下述三事,这是巧合。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真诚,诚实。
⑶ “温故”章:
温故而知新“故”,旧的,从前的。
⑷ “士不”章:
士不可以不弘毅“士”,在《论语》中,多指有抱负或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弘”,胸怀宽广。“毅”,意志坚强。
⑸ “知之”章:
是知也“是”,先秦时代不作判断词用,而是指示代词,相当于“这”,可译作“这(就是)”。
⑹ “其恕”章:
其恕乎“其”,大概,也许。“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4、小组内交流每则文意,领会蕴含:
如有疑难,小组长可向全班同学征求意见,确定答案。
教师抽查学生翻译难句:
⑴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⑵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⑶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⑷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⑸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明确:
⑴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⑵ 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⑶ 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⑷ 我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⑸ 那大概是“恕”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5、学生集体大声、流利、快速地朗读全文。
6、学生跟着录音轻读,尝试背诵。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23418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