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文言文《隆中对》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 学习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② 学习说理的一些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 了解文章结构严谨、主次分明的说理方法;学会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人物的方法;

  ② 抓住“诸葛亮对策要点是什么、提出了哪些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三个问题,揣摩文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 发现文中人物的闪光点,教育学生做热爱祖国、志向远大、有理想有抱负有智慧有胆识的人;

  ② 做尊重知识,重视人 才,虚怀若谷,不耻下问 的人。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学要点:背景简介;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把握文意,划分段落,理清诸葛亮隆中对策的思路,把握对策的核心内容和战略方针。

  一、导入新课:

  《蜀相》云:“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今天我们要通过《隆中对》这篇文章来了解他。

  二、多媒体显示课文背景资料。

  1、《三国志》及陈寿简介:

  《三国志》是记载魏、蜀、吴三国对峙时期 历史事件较为完整的一部史书,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陈寿,西晋史学家,主要著作有《三国志》、《古国志》等。

  2、《隆中对》是其中诸葛亮传的开头部分。隆中是诸葛亮的隐居地,而“对”有对策的意思,指诸葛亮对刘备兴复汉室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公元207 年,刘备屡败,只好投靠刘表,寄居新野,势单力孤。渴求贤者辅佐其成就大业,于是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被刘备的三顾之情所打动。这篇《隆中对》,就是诸葛亮当时纵谈天下大事的一段记载。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历史上的名相。现在,“诸葛亮”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了智慧的象征。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正音。

  好(hào) 为《梁父( fǔ )吟》 遂( suì) 诣( yì)亮 屏 (bǐng)人 倾(qīng 颓( tuí)

  度(duó)德量力 信( shēn)大义 于天下 猖 獗 (chāngjué) ) 吴 会(kuài) 殆 ( dài )

  民殷(yīn )国富 存恤( xù ) 帝室之胄( zhu) 诸 戎( zhū róng) 箪( dān)食壶浆

  2、学生自由读课文,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翻译课文。

  注意下列难句翻译:

  ① 因屏人也。 ② 君与俱来。 ③ 时人莫之许也。

  ④ 欲信大义于天下。 ⑤ 贤能为之用。 ⑥ 孤不度德量力。

  ⑦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⑧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3、朗读课文,实行个别读,齐读与教师范读相结合。

  4、小组讨论题展示:

  1、 是谁在问?——先主刘备。

  2 、问谁?————问诸葛亮。

  3 、问什么?“君谓计将安出”中的“计”——欲信大义于天下的大计——消灭奸贼,匡扶汉室的大计。

  4 、为什么问?——A 、有徐庶的'推荐。B 、先主的话“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

  5、 是谁在回答——诸葛亮。

  ◎ 全文结构概括

  ① 诸葛亮年轻时事情, 着重表现诸葛亮的抱负。

  ②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诸葛亮的才能

  ③ 刘备问计,诸葛亮对策。

  ④ 刘备以“鱼之有水”为喻,说明诸葛亮对于他的重要性。

  四、熟读课文,探究交流。

  6、他答了些什么?试概括他答话的要点:

  (1)分析对手的形势及应对的策略:

  A、曹操拥百万之众(军事上),挟天子而令诸侯(政治上)——不可与争锋;

  B、孙权据有江东(天险),已历三世(历史),国险而民附(民心),贤能为之用(人才)——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2)分析有利的地势及利用的策略:

  荆州用武之国,益州天府之土。——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3)分析刘备的优势:

  帝室之胄,信义著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4)确定霸业兴汉的策略:

  A、做好准备: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B、等待时机:天下有变。

  C、起兵出伐: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7 、他为什么要这样答?也就是他答话的依据是什么?

  诸葛亮其实是在分析天下大势的基础上为刘备做了一系列精心的谋划:

  ① 看清对手——曹操抢占天时,孙权坐拥地势,因此应把握好“人和”,即“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联吴抗曹)

  ② 在人和的基础上也要占有地利: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③ 看清自己:“将军既帝室……”因为看清自己才能增强自信,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④ 相时而动,准确用兵:天下有变……

  8 、这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① 从诸葛亮的“对”,也就是诸葛亮的一番答话,即诸葛亮为刘备对天下大势的精彩分析和对战略战策的精心谋划可以看出,诸葛亮胸怀大志,高瞻远瞩,雄才大略,富有智慧,头脑清醒,目光长远。是一个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的军事家和有注重实际的政治才能的政治家。

  ② 还能从其他哪些地方看出诸葛亮的非凡之处?

  A、 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自比管仲,乐毅。——胸怀大志,有自信有抱负。

  B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避世待时而飞.

  C、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矜持自重。

  D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见解高明,令人折服。

  E 、关张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治国之栋梁。

  9、对人物的刻划可以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看看以上对诸葛亮的性格刻划,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烘托?

  诸葛亮的答话和A 属于正面描写,而B、C、D、E则属于侧面烘托。

  10、文中的刘备是怎样一个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刘备是一个有雄心有抱负,有号召力有威望,能虚心求贤,礼贤下士的人。

  A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B、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C、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君谓计将↗安出?”

  D、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E 、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

  五、课堂总结

  (一)与课文相关的知识

  1、三顾茅庐:诚心诚意一再邀请。

  2、初出茅庐:比喻刚到新手缺乏经验。

  3、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大家商量,就能想出好办法。

  4、赞诸葛亮的诗:“堪爱南阳美丈夫,愿将弱主整匡扶。片言妙论三分定,一席高论自古无。先取荆州为家业,后吞巴蜀建皇都。要知鼎足为形势,须向茅庐指画图。”

  (二)板书设计:

  本文结构

  一、诸葛亮青年时代之事→→抱负→→作铺垫

  二、徐庶推荐诸葛亮→→侧面烘托

  1、不具备向东或向北

  三、刘 备 问 计 ↗ 发展的可能性 ↘

  诸葛亮对策 → 2、夺取荆、益州二州 → 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

  ↘ 作为根基 ↗

  3、修明内政,联吴抗曹

  四、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侧面烘托

【文言文《隆中对》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隆中对的教学设计

2.初中语文《隆中对》教学设计

3.隆中对文言文课文赏析

4.隆中对文言文阅读和答案

5.文言文《隆中对》译文及注释

6.《隆中对》文言文一词多义

7.隆中对的课内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8.初三语文文言文课文翻译:《隆中对》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213812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