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三年级语文上册《登高》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登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三年级语文上册《登高》教学设计

  1. 了解杜甫生平以及诗歌创作背景。

  2. 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 诵读诗歌,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教学重点:

  掌握诗歌鉴赏的三种方法。

  教学难点:

  诵读诗歌,体会作者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方法:诵读鉴赏法、合作讨论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音像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飞花令”形式导入

  规则:先指定一位同学说一句关于秋天的诗,再由其指定其他同学接力。

  (板书:登高 杜甫)

  二、整体感知:

  首先,听录音朗读,注意节奏和读音。

  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思考:本文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找一生示范朗读,另找一生评价。明确:(景物)描写、抒情。

  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用诗中的一个字来回答。

  生:悲

  分析“哀”、“苦”、“恨”与“悲”哪个更适合作诗眼。

  明确:“悲”是作者直接抒发情感的表现,“苦”、“恨”和“哀”都是作者间接抒发情感的表现,因此用“悲”字更恰当准确。

  师:这是诗的感情基调,即诗眼。

  三、写作背景

  师:请学生回忆作者的生平事迹。

  明确:杜甫诗歌创作风格:沉郁顿挫。在初中学过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体 现了诗人具有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情怀。

  本诗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767年作者流落夔州时写的。“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但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好友李白、高适和严武相继去世,此时恰逢九月初九,杜甫登高写下了这首诗。三年后,杜甫病死在离开四川的途中。

  总结鉴赏诗歌的方法之一:知人论世法(并板书)。

  四、分析意象

  师:作者“登高”看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同桌之间讨论。

  生2展示。

  明确:景物 特点

  风 急

  天 高

  猿 啸哀

  渚 清

  沙 白

  鸟 飞回

  落叶 无边 萧萧 下

  长江 不尽 滚滚 来

  师:补充意象和意境的概念、“落木”和“落叶”的区别。

  明确:意象:诗歌中具体的融入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人、物和景等;

  意境:作者将自己的情感通过生动的画面表达出来,达到“内情”与“外物”统一而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境界。

  “落叶”给人一种枝繁叶茂之感,“落木”给人一种干枯干燥的感觉,因此用“落木”更符合秋天的特点。总结鉴赏诗歌的方法之二:由象入境法(并板书)。

  师:找一生朗读描绘画面的文字,请大家闭眼,试着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诵读指导:首联两句,“风急”——要读得很凄凉,似乎在唇齿间颤抖的'读出来;“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猿啸哀”——要有欲哭的感觉;“鸟飞回”——联想到作者,孤独漂泊、远离家乡,他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颔联两句,要将苍凉之感和旷达之悲读出来。

  五、体会情感

  师:宋代罗大经曾说颈联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意思来?

  生3展示。

  明确:万里—地之远也;

  秋—时之凄惨也;

  作客—羁旅也;

  常作客—久旅也;

  百年—齿暮也;

  多病—衰疾也;

  台—高炯处也;

  独登台—无亲朋也。

  师:点拨通过具体的字词来体会作者的情感。总结鉴赏诗歌的方法之三:情景交融法(并板书)。

  诵读指导:“万”“悲”“常”都要重读。读“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遥远之状;读“常坐客”,要倍感自己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多病孤独,形单影只,无所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其中“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

  最后一联,“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恨”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中吐出这两个字;“繁霜鬓”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新停浊酒杯”时,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

  六、课堂小结1.情境式默写(PPT15中几句话对应的诗句)

  2.背诵全诗

  七、课后作业

  根据本课学习的几种方法,自学《秋兴八首(其一)》

  八、板书设计

  登高

  杜甫

  《登高》教学设计 自然之秋 知人论世法

  “悲” 人生之秋 由象入境法

  国家之秋 情景交融法

【三年级语文上册《登高》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十二》教学设计

2.《登高》的教学设计

3.三年级语文上册《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

4.三年级语文上册《鹿柴》教学设计

5.三年级语文上册《花钟》的教学设计

6.三年级上册语文《风筝》教学设计

7.三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雨》的教学设计

8.三年级上册语文活动7教学设计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200428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