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表内乘法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一、教学目标

《表内乘法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在具体情境中探究,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用加、减、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多角度观察的过程,理解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积累解决此类问题的经验,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目标分析

  学生在掌握乘法的意义和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加、减、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同时鼓励学生从自己理解的角度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用加、减、乘法运算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四、教具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图文并茂,复习旧知

  (1)看图列式计算:(课件演示)

  ①一支钢笔9元

  ②一共有多少朵花?

  (2)汇报交流:

  ①9×5=45(元)

  ②6×3—1=17(朵))、6×2+5=17(朵)或3×5+2=17(朵)

  2.以旧引新,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运用加、减、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复习环节设计了两道题,第1题复习求总价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回顾用乘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第2题的设计稍微灵活一些,可以引导学生从横行和竖列两个不同的角度观察,从而发现不同的解决方法,培养思维灵活性的同时,为新课学习奠定基础。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小组合作,构建方法

  (1)理解题意,收集信息。

  ①学生读题:(课件呈现例5题目)

  二(1)班准备租车参观科技馆。有2名教师和30名学生,租下面的客车,坐得下吗?

  ②小组交流:从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教师和学生共有32人要乘车)

  (2)明确问题,分析过程。

  ①理解“坐得下吗”的含义。

  引导学生明确:有32人要乘车,一共需要多少个座位呢?(32个座位)如果车子的座位比32个少就怎样?(坐不下)什么情况下就坐得下呢?

  ②说说解决过程。

  学生交流:先求车子的座位数,再比较看看能不能坐得下。

  (3)看懂图意,尝试解决

  ①不同角度观察“座位示意图”:可以引导学生从横、竖两个角度说一说;还可以从其他不同角度思考,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

  ②学生根据不同观察,尝试列式解决。

  ③汇报交流: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和算式。

  预设:

  解法一:7×4=28(个) 解法二: 8×4=32(个) 解法三:5×8=40(个)

  28+5=33(个) 32+1=33(个) 40—7=33(个)

  ……

  ④比较作答:根据计算结果比较回答“能不能坐得下”。

  (二)反思过程,小结方法

  学生说说像这样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应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读懂题意、看懂图意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寻求不同的解决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他们理解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

  (三)多种形式,综合应用

  1.基础练习

  (1)完成教材第84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解决,然后说说自己的想法。即怎样求鸡蛋的个数,重点引导学生交流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小英准备了25元,想买6本日记本和1个铅笔盒,如图:

  她准备的钱够吗?

  2.提升训练

  (1)找规律,填一填。

  1+2+3=2×3

  1+2+3+4+5=3×5

  1+2+3+4+5+6+7=( )×( )

  (2)根据上面的规律算一算,我们一共学习了多少句乘法口诀呢?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的目的之一是巩固新知,因此,在基础练习中提供给学生充分的解决问题的空间,进一步发散学生的思维。在提升训练中,设计找规律的问题,旨在培养学生发现规律的能力,同时系统回顾乘法口诀,一举两得。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谈谈这节课学了哪些知识?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118532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