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自己试一试教学反思
《自己试一试》是小学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记叙文,文章讲的是一个科学家向孩子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在一个盛满水的鱼缸里放进一颗石子儿,鱼缸里的水马上漫出来了,如果放进去一条小金鱼,水就不会漫出来,为什么?其他同学对这个答案深信不疑,回答的答案闹出了笑话。一个叫伊伦娜的孩子觉得科学家的话不对,在妈妈的提醒下自己做了试验,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明白了科学家的用意。文章旨在让孩子们通过读课文明白:科学家说的话也不一定是正确的,凡事要动脑动手,亲自试一试才能找到正确答案。
学生是学习和创造的主体,学生主体的发挥,有赖于教师创设相应的探究情景。首先,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诱发问题的过程,而且问题应来自学生自己。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实验:在一个装满水的鱼缸里放一颗石子,然给学生仔细地观察,把自己的发现说一说,通过观察发现,石子放进鱼缸里,水就漫出来了。“如果放进一条金鱼会怎么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材,展开小组探讨、合作交流学习,看看课文中的同学们说的对不对,再让一名学生亲自把一条金鱼放进鱼缸,把观察到的现象说出来:“在装满水的鱼缸里,放一条金鱼,水同样漫了出来。”这样,通过“实验----观察----讨论---动手试”的方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也很容易就理解了句子的意思。
“你既然想不明白,为什么不去试一试呢?”“孩子,为什么你会认为科学家的话全都是正确的呢?”这两个反问句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学时结合学生实际,出示句子:“你不应该尊敬老师吗?”“我们不应该好好学习吗?”让学生理解这两句话表达的就是:“你应该尊敬老师。”“我们应该好好学习。”
是肯定的意思。学生很快就能理解妈妈话的意思就是:你既然不明白,就应该去试一试。在理解妈妈话意思的基础上,也就不难理解科学家最后说的一句话意思就是:科学家的话不全都是正确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我要求学生反复读这两句话。其次,做到师生互动:老师说反问句,学生改肯定句;同桌合作:一个人说反问句,一个人改肯定句,反复练习,加深学生对反问句的理解。最后,要求学生在本子上将这两句反问句改成肯定句式。
本节课,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由主动学习空间,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fansi/822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