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挑水工与破水罐的两次对话中的所蕴含的道理。
3、通过寓意的理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巩固生字
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第15课《一路花香》,学会了生字新词,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那么学习效果怎么样呢?请大家完成作业纸上的第一题。
完成生字填空,点评。
二、精读课文
(一)整体感知
挑水工认为正因为从裂缝中漏出来的水浇灌出了一路花香,可是这只破水罐却没有意识到,它的情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1、出示读书提示一:请大家默读二、三自然段,用横线划出描写破水罐情感变化的语句。
2、从语句中提炼出情感变化的词语。(板书:十分惭愧、一丝快乐、仍然伤心)。
(二)体会“惭愧”
1、看到这三个词语你心中有什么疑问呢?这节课我们一起讨论这个问题。
出示读书提示二:同桌合作,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讨论破水罐为什么感到惭愧?
2、找惭愧原因,指导朗读。
3、学习挑水工第一次回答,抓住话中的关键词语“希望”,指导朗读。4、 分组合作练习分角色朗读,小组汇报。
(三)体会“一丝快乐”
1、出示读书提示三: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破水罐是否注意路旁的那些鲜花?
2、欣赏图片,参考出示词语,描绘所见美景。
3、学生心情和破水罐心情对比,学习“一丝快乐”,指导朗读。
(四)体会“仍然伤心”
1、讨论“仍然伤心”的原因。
2、两次道歉对比,感悟详略得当的写法。
(五)体会“非常高兴”
1、默读挑水工第二次回答,将读书发现写在书的旁边。
2、学生交流:
(1)那些美丽的花只长在你这一边。 体会:这一路花香是破水罐功劳。
(2)那是因为我早知道……浇灌了它们。抓住“早知道”、“利用”、“撒下”等词语体会挑水工的特点。
(3)学习最后一句。体会:用反问语气,指出破水罐浇灌出来的花给主人带来美的享受。
(4)指导朗读。
(5)挑水工的一番话,我们知道破水罐给主人带来了美的享受,所以它应该感到非常高兴才对啊!
(六)续写对话,概括寓意
1、感到高兴的破水罐又会和挑水工说些什么呢?完成作业纸第2题:仿照前两次对话的写法,试着写挑水工和破水罐的第三次对话。
2、学生交流
,概括寓意:世界上每个人、每件事物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三、知识拓展
我国古代有很多说明这个道理的名言:
1、《淮南子》中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2、南朝史学家范晔在《后汉书·张衡传》中 “人各有能,因艺授任”;
3、“诗仙”李白在《将进酒》中 “天生我材必有用”;
四、课堂小结,齐读课题
五、课后拓展
阅读寓言《残缺的环》、绘本读物《失落的一角》。
教学反思:
《一路花香》是一则寓言故事,讲了一只有裂缝的水罐在完好的水罐面前感到惭愧,挑水工却告诉他说,从它的裂缝漏出的水浇灌出了美丽的花。这个故事的题目很美,一语双关,既写了花美、花香,还暗含着对浇灌鲜花的挑水工和破水罐的认同。更重要的是告诉学生如何正确地看待自己和别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世上任何一件东西一个人,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故事朴素自然含义深刻,但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感悟其蕴涵的人生哲理,体验其中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我设计了有梯度的三个读书提示。读书提示一,让学生默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找出破水罐情感变化的语句,再让学生从三句中提炼出情感变化的词语:惭愧、快乐、伤心,学生齐读后纷纷质疑:破水罐为什么感到十分惭愧?为什么感到一丝快乐?为什么感到十分惭愧?为什么它的情感不断发生变化?……这个环节使学生不但了解了破水罐情感变化过程,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接着我又出示了两个读书提示:1、 同桌合作,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讨论破水罐为什么感到惭愧?2、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破水罐是否注意路旁的那些鲜花?围绕这两个读书提示,孩子们进行积极的读书活动,整个过程都是学生在读书中感悟,伴着这感悟,书也读得越来越有味越来越有情趣。
第三自然段中挑水工的话是本课的重点,我让学生在充分阅读基础上,交流自己的发现。通过交流,孩子们知道是独具慧眼的挑水工,巧妙利用破水罐的裂缝,成就了一路花香,使破水罐发现了自己的价值。教者趁热打铁让学生练笔:想象感到高兴的破水罐会和挑水工说些什么呢?这样的练笔一方面巩固了本课所学的对话这一言语表达形式,又水到渠成地感悟了寓意。
知识拓展部分,我出示了古代说明同样道理的名言,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寓意的理解和对古人智慧的敬佩之情,同时帮助学生积累一定的名言。
教学中还存在这样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教学流程流于形式,细节处理不够透当。课前精心设计的教学流程由于引导不够得法,导致学生思考、朗读和展示的时间不够充分。课堂上没有把握好读书的时间,缺乏一定时间的读的训练,特别是文中的一些重点句,孩子们朗读不够到位,学生的情感没有在读中深化。
二是未能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课上教师的牵制过多,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思维浮于表面,不能深入思考,课堂上生成较少。
作为一名初次参加市级观摩研讨活动的年轻老师,我感到问题的设计,教师的引导,特别是巧妙运用课堂的生成性资源等,都有待于我今后教学中进一步去探究。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fansi/8029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