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问几个为什么】
1、出差两天,今日回来,与孩子们继续畅游《公倍数和公因数》单元。
思维一旦被激发,就有点一发不可收拾。
从第一课时开始,孩子们与我是完全浸润在了公倍数与公因数的欢乐中。我的态度也从一开始对教材安排的质疑,到现在极力拥护教材的安排。
只有放手给孩子们一个构建的机会,孩子们才能在构建过程中频频发起智慧的邀请。
在学习公倍数的时候,课上巧遇“思维定势”,孩子们以为两个数的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但是在解决书本上的6和9的公倍数是多少时,猛然发现,这个方法不能次次实施。孩子们提出了一系列猜想。其中小彧发现,如果将错就错,把6和9相乘,也可以,但是要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并且,小彧通过举例,把这个发现从特殊上升到了一般。
因为当时还未学习公因数,我就躲避了问题的内里。
小何在备学中说,我最大的问题是,我知道小彧的说法是对的,但是为何6和9两个数相乘,再除以最大公因数,得到的就是最小公倍数,其中的道理是什么?
呵呵,好家伙,知道了是什么,自觉追问了为什么?
明天我们要对本章节的内容做个整体梳理,我准备结合短除法,让孩子们意识到小何追问思想的可贵,以及这个方法可行之处究竟是什么。
2、孩子们很爱思考,从第一课时的下课时间开始,就发现两个数若有倍数关系,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很奇妙,就是较大的数。
第二课时,我们通过教材上的习题,一起说了这个规律,即诉说了看到的表面现象。
孩子们还不甘心,提出了问题,为什么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最小公倍数就是大的那个数呢?
一时安静后,好几个孩子举高手,并说清了原因:大数本身是小数的倍数,大数又是自己最小的倍数,理所应当是两数的最小公倍数。
3、公倍数的种种猜想,在学习公因数的时候,思想方法得到了迁移。
第一课时,孩子们提出各种猜想,求最大公因数,会不会也像公倍数中两个数有特殊关系,就能轻松的求出结果?
【孩子们+数学=好玩。】
要做找公倍数的上本子作业了,我板书给孩子们看书写格式,他们拉着脸。
我说,我小时候,就是写这么多字的。不过,我可以介绍你们写一种简单的,用“【】”包住两个数,中间用逗号隔开,这样就能代替写这么多字。孩子们一看,多方便呀!居然都“啪啪啪”鼓起掌来,哈!
我满怀惬意的说,你们的掌声与微笑中包含着对数学简洁美的追求啊!
孩子们爽歪歪了。
不过事后,一个资深老师告诉我,这个环节,如果让孩子们创造一下,如何追求简洁。也许,这样对于孩子们的思维发展更有效。一想,我也同意这般。
一节课,只要知识目标达成,那么,过程方法与情意目标是不可分割的。学生在达成过程方法目标的旅程中,岂有不快乐,不感受到丰富体验的?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fansi/7583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