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上下来自我感觉结构比较清晰、流畅,因为课前的调查问卷和对学生的了解使得切入点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又是他们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因此,学生参与度比较好,讨论比较完全,对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养成良好的饮食、运动、休息习惯是有一定引导作用的。有些遗憾的是对于“运动”部分关于如何帮助妈妈的讨论,当初把“运动”作为重点,是希望能够把运动讲透,挖深。因此,从建立“运动的概念”开始,层层递进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但由于我没有把握好问题的设置,使得学生对于“相对而言,妈妈的锻炼是否最少?”以及“如果妈妈缺少运动,那么妈妈不锻炼的原因是什么?”很快就回答上,因此较多的时间就花在了“如何帮助妈妈进行合理的运动”上面,太过于突出,给部分老师的感觉有点像“班会课”。而其实只要能够触动到他们,就可以了。把这些时间省出来,去思考如何把问题剖析得更为深入。比如,有些老师建议可以增加“运动对能量的消耗”的数据,能够比较直观地对运动的各种形式进行比较。这要比单纯地问他们“运动的强度相同么”更具体和有说服力。
另外,对于很多老师建议的可以把内容挖掘得较深些或者突出学科特点,我坦言,这点我做得确实不够,学生关注的“添加剂”被我三言两语带过,其实“水对于身体的意义”,还有“饮料中的糖分过多对于肾脏的伤害”也都是值得一讲的,我感觉在重新设置问题和增加深度后要重新思考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还有研讨过程中一些老师对于调整内容,把第三章提前的观点也对我有很大的启发,也让我反思我自己的初衷和实际效果这间是否有出入。
在第三章健康与疾病中,难度较大的是“人体的免疫功能”,里面有细胞、器官等一些概念,是前面第一和第二两章建立起来的概念。但我上下来的感觉是学生虽没有很清晰准确的概念,但是基于生活常识,学生对于细胞、器官等并不陌生。同时,我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会播放一些形象生动的视频或者漫画(网上有丰富的资源),上下来感觉学生还是能够接受的。当然,基于22周的学期,我大胆地做了一个尝试,也因为这样的改变,让我在一些教学的环节处理上需要思考更多,对学情的研究上也要做得更多,这是改变带给我的积极意义。
但科学的东西是强调逻辑和周密的。改变也让我更深切地体会教材的编排有它的道理。从改变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冲突中,更促进了我研究教材,研究学情。这也是这次改变和这节课带给我的最大收获。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fansi/6970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