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小鼓响咚咚》的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小鼓响咚咚》的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要求能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让他们在玩中培养兴趣、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自然地渗透。在注重个性发展的同时培养其创新能力。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

  3月18日,我上的教研课《小鼓响咚咚》,就将这一思想贯穿始终,课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我就教学目标的落实这一点作以下反思:

  目标一:学会用活泼、亲切的情绪演唱歌曲《小鼓响咚咚》。能创编简单的律动动作并配合歌曲进行律动,增强节奏感和表现力。

  课上,教师通过聆听歌曲、感受歌曲节奏、按节奏朗读歌词、歌曲模唱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歌曲。在让学生听歌词的环节中充分展现学生主体,让他们自己听,使之产生极高的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以调动,增强了主体参入意识,形成了教与学的整合。当学生学会歌曲的旋律、歌词后教师引导说:“你听了这首歌心情怎样?”“这首歌曲是什么情绪的?是悲伤的吗?”学生们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听了这首歌很高兴、开心。教师就进一步引导我们喜欢小鼓,想到小鼓就开心的笑等等,来促进学生们运用好演唱情绪。在整个教唱过程中教师都在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

  在律动创编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培智学生思维不发散、缺乏联想和想象同时记忆力差的特点,提示同学利用歌曲中的词语进行动作的创编,学生们把歌词和动作结合,唱到哪里就能配合上动作,记忆的牢固。

  目标二:通过音乐游戏《神奇的小米粒》,准确地感受音乐中的强弱变化,并能用拍手的方式表现,培养感知能力。本节课中掌握3/4拍的强弱规律是教学的难点之一。教师利用游戏来突破这一关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但将枯燥的乐理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同时还屏弃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人讲授,学生却无法感受的缺陷。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了节奏强弱之间的'差别,同时让学生自己找到3/4拍的强弱规律,他们会留下不易磨灭的印象。

  教学中另一个难点就是符点音符的演唱。教师首先解释了符点的意思和使用在音乐中所起到的作用(延长原音时值的一半)。接着教师通过读节奏的演示把无符点和有符点之间的不同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有充分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意识,然后引导他们跟读,从而掌握符点音符的读法,那么这样一来在演唱的过程中只要教师稍加指导学生就自然而然的准确的演唱出了符点音符。

【《小鼓响咚咚》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我的小鼓响咚咚教案

2.我的小鼓响咚咚教案

3.小鼓响咚咚教案

4.小鼓响咚咚教学反思范文3篇

5.《小鼓响咚咚》教学设计范文

6.《我的小鼓响咚咚》小班语言教案

7.跳小绳的教学反思

8.小斑马的教学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fansi/380367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