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子和白兔请客》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鸭子和白兔请客》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鸭子和白兔请客》教学设计篇1
知识目标:
学习理解课文
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育学生友爱,善于理解他人,明白“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不一定也喜欢”这个道理。
教学重难点:
练习分角色朗读,从读中感悟到要善于理解他人,明白“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不一定也喜欢”这个道理。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录音机小黑板板书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思
谈话引入:同学们,昨天我们结识了两个新朋友,它们是小鸭和白兔,看!它们跟你们打招呼啦!(出示:兔图、鸭图)你们也跟它们打打招呼吧!
今天,鸭子和小兔要请客,我们一起去它们家做客,好吗?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放录音,范读课文。
想想:鸭子和白兔怎样请客?
(读后让学生口述挂图图意)
2 、齐读课文(组织学生讨论)
(1)、白兔请谁做客?怎样请客?客人怎样?
(指导学生读出白兔请客时说话的语气)
板书:菜图
(2)、问:鸭子为什么不高兴呢?
(演示相应的表情和动作,指导学生读出鸭子心里想的。要读出很不高兴,甚至是责怪的语气。)
(3)、鸭子请谁做客?怎样请客?客人怎样了?
(指导学生读出白兔说的话时要读出很有礼貌的语气,表现出白兔诚恳的态度。教学时并给予学生思想教育。)
板书:菜图
(4)、白兔说了以后,鸭子明白了什么?
板书: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不一定也喜欢。
三、应用创新,体验生活
a)、出示小黑板的练习。
b)、分角色朗读和表演结合,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学生戴头饰,创造性自编自演课本剧。)
c)、请你们想想看,鸭子知道自己那天错怪了白兔后,它会怎样做呢?过些日子,鸭子又请白兔吃饭,它会请白兔吃什么呢?
四、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学了这篇课文,你们懂得了什么?
《鸭子和白兔请客》教学设计篇2
一、设计理念:
本课以童话的形式反映儿童生活的内容、思想和感情,渗透“友爱、理解”等现代意识。教学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感悟内容,体会句意,引发学生联系自我,联系生活实际。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容、冰、化、碰、嘴、准、备、泥、留、定、拿、怪”12个生字。会写“化、冰、请、吃、那、备、这”7个字。学习2个新的偏旁“二点水、折文儿”。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育学生善于理解他人,明白“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不一定就喜欢”这句话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头饰。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导入课题。
课前谈话:大家都喜欢读童话故事吗?那你们知道哪些关于鸭子和白兔的童话故事?(让生自由说)。
师:大家预习13课,你知道鸭子和白兔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吗?(让学生自由说)
导入课题:13、鸭子和白兔请客
(二)学生反馈预习情况
1、师:大家预习了课文,一定认识了许多的字宝宝,现在请同桌之间互相检查,遇到还不认识的字宝宝,大家一起想办法记住。(同桌对读,互教不认识的字。)
2、师检查学生生字读音(出示生字卡片,纠正读音)。
师:老师要检查大家与这些字宝宝交上朋友了吗?(出示生字卡片,纠正读音)
3、师:下面我们又来玩一玩“我当小老师”的游戏。(识字游戏:让学生按照平时的教学方法教学,让多一些学生上来当“小老师”。)
4、师:听老师读读课文,大家特别注意字宝宝的出现。(听范读,进一步熟悉课文,巩固生字。)
(三)运用多种形式,读懂课文。
1、师:小鸭子和小白兔都是热情大方的孩子。(板书:鸭子、白兔)可它们请对方吃东西,为什么它们都不吃呢?请小朋友一起读读课文就会明白了。(齐读课文)
2、读后让生自由说上面问题。
3、师:你们喜欢鸭子,还是小白兔呢?为什么?喜欢谁就读谁说的话。(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读。)
4、师:下面请小朋友同桌之间互相练习读鸭子和小白兔的对话,等会儿请小朋友上来表演表演(同桌分角色读。)
5、让学生戴上头饰,表演课本剧。(可多请几位,让学生互相评价)
6、通过这件事,鸭子明白了什么?过些日子,鸭子又请白兔吃饭,会请小白兔吃什么呢?
(四)拓展延伸
过不久,小鸭子生日了,它准备请很多的小动物来它家一起过生日,假如你就是这只小鸭子,要请的朋友有小猫、小狗、小牛、小羊,你想备些什么菜招待它们呢?
(五)课后作业
读读物《狐狸和白鹤》《美丽的公鸡》。
第二课时
(分角色朗读课文,复习巩固生字词、读词语花篮词语,指导写字。)
《鸭子和白兔请客》教学设计篇3
【内容简析】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主要写了鸭子和白兔分别请对方到自己家做客,从中懂得了不同的动物吃的食物是不一样的。
【设计理念】
根据童话故事的特点,教学设计力求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再造想像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诵读中识字、感悟和思考。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fansi/35125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