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圣先师孔子》优秀教学反思
新课程理念下的品德课程是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活动来实现,教师必须在活动的有效性、实效性下功夫,不能为活动而活动。教师角色的转变也是新课程改革显著特征之一,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师在指导作用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是学生感悟、体验、探究的“航标”,活动必须注意“四性”:目的性、过程性、针对性和开放性。只有教师对每一个活动有效的指导,目的明确,我们的学生经历的学习过程就深刻、清晰、明了,所感悟、体验、探究情感也就十分真实,体验、感悟出的情感必会由心而发。
在这次学校组织的赛课活动中,本人做了一个新的尝试,选上五年级思品与社会课,头天傍晚抽签,第二天上课,在这么简短的时间内,既要备课,制作课件,又要让学生能有所准备,难度挺大的。我抽到的是伟大的先人这一课,这一课要了解伟大的先人孔子、司马迁等,教学容量大,在备课时,我定格在认识孔子上,并精心地设计了各个教学环节,也考虑到了学生的活动。
本人自认为本次教学活动较为成功之处:
1、理解领会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品德课程是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活动来实现。能以学生活动为主。
2、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层次清晰。根据教材给予的信息,结合学生收集调查的资料,有针对性和重点地了解孔子,了解他的思想和事迹,学习他的精神,开展了比较实在的教育教学活动。我通过学生收集有关孔子的事迹和成就,全班进行反馈交流,让学生初步感受孔子对我国及世界的影响和作用,其次组织学生就教材中重点介绍的孔子生平事迹,开展有效地深入挖掘,在全班进行交流、展示、汇报,让学生们通过两位历史人物的点滴事迹和成就,学习他们的精神,感受他们的思想。
3、把握思品课的教学模式,上出思品课的味道。认识孔子这样的历史人物,这样的课要上好,上精彩确实有难度,尤其是对我这个初次涉足思品领域的初学者来说,更是难上加难。记得在上课前,我请教了不少教思品的优秀老师,他们都提醒我说:思品课与语文课有相似之处,要把握好,别把思品上成了语文。我非常感谢这些老师对我的指导,使我能较好地思品课的教学模式,上出思品课的味道。
当然,在这堂课中,我也清楚地认识到许多不足:
1、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不足。品德课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品德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它是增强课程的适应性、实现课程整体优化的有效途径。如果教师深入教学目标,把学生熟悉的教学资源用足、用深、用广,信息量全面,相信学生一定有话可说,有感而发。在开发、利用、拓展课程资源一定要围绕教学目标,以学生生活为起点,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习效果不断提升,使品德课程成为最有魅力的课程,我们的孩子们能从中积极地参与体验、快乐地参与探究,并内化“如何去做人”、“如何去适应社会”的意愿和良好的实际行动。
2、学生的主体活动偏少。要上好这堂课,学生的课前准备,查阅掌握各种相关的资料是前提。然而以这种形式上课,学生根本没有充分的时间做课前的准备,为了让学生能了解孔子,我只能自己准备大量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因此也导致了课堂上,我介绍资料多,而学生的活动少。另外在教学节奏没把握好,使学生在收集、交流、体会、感悟孔子格言的活动时间少,没有达到明理导行。
通过对这节课的教学,使我再次体会到,《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一定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突出其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生成性。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应逐渐树立新的课程观,在实际教学中,灵活处理教材,做到既依据教材,同时又超越教材。教材只是给我们提供一个话题,只是学习的一个借鉴。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加强理论修养,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努力呈现有意义的、快乐的课堂教学内容,真正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努力实践新课标的新理念!
【《至圣先师孔子》优秀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孔子》教学反思
5.孔子拜师教学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fansi/32307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