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语文课文《橘逾淮为枳》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语文课文《橘逾淮为枳》教学反思

  今天下午,我在周浦育才学校借班上课完成了《橘逾淮为枳》的公开课教学任务。反思下来,觉得以下几个环节进行较多的思考和处理,也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一开始听说另两位教师都上文言文,于是也就决定上文言文,有助于一起探讨学习文言文的教学。那么,上哪一篇呢?《论语八则》属于语录体形式,内容不够集中突出:《天时地利人和》偏向议论文,六年级的孩子几乎不懂这种文体结构;《吕氏春秋》两则,属于寓言小故事,浅显明白,自我感觉不能短文长教。于是最终选定里《橘逾淮为枳》这篇文章,虽然文章很长,但是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生都比较喜欢,应该在学习时有较多的共鸣。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六年级是个起始阶段,学生开始初步接触文言文,因此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及良好的学文言的习惯至关重要。于是我预设了教学目标;

  1、通过质疑讨论掌握重要实词;

  2、通过朗读品味语言,理解文中人物形象。

  重点:培养良好的文言学习习惯,理解 “橘逾淮为枳”的深刻含义;

  难点:学习晏子凭自己超人的智慧和善辩口才驳倒楚王、维护齐国尊严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的落实。

  虽然是借班上课,但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维,踊跃举手,课堂上师生互动比较热烈。

  1、周恩来的睿智小故事的导入,一下子紧紧抓住了学生们的心,也为他们了解外交家的风范做了铺垫。

  2、自读课文后,检测生字词的朗读,让同学们明白了文言字词的正确的朗读、字正腔圆的读是非常重要的。

  3、合作学习,质疑问难。学生的疑问及同学的多方解答,活跃了气氛,加深了对重要实词、一字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的理解,教师的课外词语的及时补充,更进一步帮助学生由熟悉的现代词语的理解过渡到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年逾古稀、家徒四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等)。

  4、反复的朗读及分角色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通过品味语言,在品读、感悟、熏陶、迁移中,理解了“橘逾淮为枳”的深刻含义。分角色朗读,进一步让学生轻松了解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个性,也构建了一种合作探究的比较高效的课堂模式。

  5、作业布置。一种是整理课堂笔记,从六年级起始阶段开始,着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文言文的'习惯。一种是排练“晏子使楚”的课本剧,学生自己编剧,自由组合,在活动中揣摩体会晏子、楚王、左右的人物性格,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

  总的来说,这节课注重文言知识的扎实积累,注重在朗读中品味理解,注重文言学习方法的指导。虽然课堂上不够有趣生动,课外知识拓展延伸不多,但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却是比较实用实效的。遗憾的是因为借班上课,师生之间的不熟悉不了解,课堂上的互动和拓展还不够充分,思想的碰撞的火花不够精彩突出,尚未达到我理想中的语文课堂。希望今后有更多的机会锻炼自己,也恳请各位同仁多提宝贵意见,以便我进一步完善和更好的提高。

【语文课文《橘逾淮为枳》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橘逾淮为枳》教学反思

2.橘逾淮为枳阅读答案

3.《橘逾淮为枳》阅读答案

4.《橘逾淮为枳》的阅读答案

5.《橘逾淮为枳》扩写作文

6.初中语文文言文《橘逾淮为枳》教案

7.《橘逾淮为枳》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8.文言文习题集之橘逾淮为枳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fansi/288613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