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与容积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体积容积换算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参考。
体积容积换算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计理念
20xx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二、主要教学思路
体积与容积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
教材先让学生通过“说一说”的活动,交流物体的大小和容器盛放东西的多少,感受“物体有大有小,容器放的物体有多有少”。然后,教材采用直观实验的方法,引导学生解决“土豆和红薯哪一个大” 的问题。用两个相同的量杯倒入相同的水,再放入土豆和红薯,让学生观察水面的变化情况。通过观察,发现两个物体放入水中后水面上升了,说明它们都占了一定的空间;还能发现水面上升的高度不一样,说明两个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一样。在学生有了比较充分感性体验的基础上,再揭示体积的概念。接着,教材又提出“哪个杯子装水多”的问题,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来解决。实验方法是多样的,如把两个不同形状的杯子装满水,然后将水倒入同样大小的小杯子中,看哪个大杯子装的小杯数多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容器容纳物
体的体积的大小,再揭示容器的概念。
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体积和容积的学习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而且体积和容积又是学生比较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本节课的知识难点在于学生对体积概念的真正理解:学生可能会受表面积概念影响,认为物体形状发生了改变,体积也会发生变化。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体会出体积概念的真正内涵。因此,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手、眼、脑、口并用,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建立有关体积和容积的正确表象,从而切实掌握所学的知识,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作好铺垫。
三、教学得失分析
体积与容积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概念的重要载体。教材非常重视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它们的意义。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本着“依据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则,对教材进行了处理;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发展,在学生在观察、操作、比较中充分感受体积与容积的意义,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
(一)、借助情境,初步感知体积
课的开始,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乌鸦喝水》,从中提出蕴含的数学问题——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学生在观察中初步感知乌鸦喝到水的原因――石子挤压了水的位置,水面升高了;同时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我让学生比较两个容易分清的物
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在教室里找一找、比一比,哪些物体占的空间大?哪些物体占的空间小?”进一步把“占空间”、“大小”这些词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唤起学生对日常所见事物的表象和感受。最后比较两个难以分清的物体所占空间大小。
(二)、在观察、操作、比较活动中,促进学生对体积概念的理解 体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借助操作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教学中我设计了两个操作活动:一、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进一步感知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如让学生猜想:把一个土豆和红薯放入装满水的杯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然后让学生验证猜想,培养学生对科学严谨的态度。通过验证得出:“水面升高了”说明占有一定的空间。二、红薯上升的水面比土豆上升的高,使“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变得可观察、可感受。师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边观察、边思考、边表达,逐步建立起体积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练习中让学生利用小正方体按要求“搭一搭”,让学生在操作中加深了对物体的体积的理解。
(三)、在观察、操作、比较活动中,促进学生对容积概念的理解 对容积概念的教学,我还是采用实验观察的方法,在观察中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容器”,在实验中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所能容纳”,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观念。容积与体积的意义有什么区别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能让学生区别体积与容积意义的不同,我让学生充分观察魔方和木盒子的区别,认识木盒子的体积和容积,让学生在辨别中区别体积与容积的意义。
(四)、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提升概念
首先,我安排了“牛刀小试”:一团橡皮泥,小明第一次把它捏成长方体,第二次把它捏成球,捏成的两个物体哪个体积大?为什么?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深化对“形状改变,体积未变” 这个比较抽象内容的认识。其次,为了加深学生对体积与容积的深层次理解,设计了“智力大闯关”:4个习题非常有针对性,进一步理解体积与容积的意义,同时将“物体的表面积、体积、容积”三者融为一体,让学生在似乎探险的历程中,进一步感受表面积、体积、容积三个概念各自不同的内涵,再次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这节课也有一点遗憾:1、教学体积、容积的概念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没有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教师的语言平淡,提问欠缺有效性,导致学习氛围不浓,学习积极性不高。3、时间分配不合理,学生主体不够突出,训练不到位。
四、改进策略
1、通过创设情境改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协作精神。让学生亲自投身到“数学问题情境”中去活动,使学生在嘴说、手做、耳听、眼观、脑想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能力。
2、加强数学练习题的设计,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利于学生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要突出练习的趣味性、应用性、层次性、生活性。
3、进一步学习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熟悉教学各环节,并不断实践。合理分配时间,科学利用时间,少讲多练,精讲精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体积容积换算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7.体积教学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fansi/24267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