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的认识》课堂教学反思
数的认识教学反思20以内的数绝大多数儿童在入学前已初步会数,但对于数的概念却未必都清楚。因此,在设计整个教学过程时,为了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并感知已经学过的以及要学的数学知识,我基本上是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探究--------解决问题”为基本模式展开的。不仅让学生在整个自主学习的活动中不断充分、主动、积极表现真实的自我,同时在课堂上也注意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及结果;利用“小红花”等贴纸图案来肯定他们的努力与成果;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如上课一开始引入时我先让学生翻翻书,根据数的顺序来确定往哪边翻;结果发现我们班的学生在翻书时速度特别慢,一页一页地翻,有的学生甚至都不知往前还是往后。然而学了20以内数的顺序后,一下子增快了翻书的速度。通过出示直尺图让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及大小。又如“10根扎成一捆”是理解10个一是1个十的支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时,我没有及时阐述自己的观点,而只是在教学中,我巧妙地利用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摆小棒,让学生在摆的过程中观察掌握11-20的组成,当学生对“1根1根地摆”、“2根2根地摆”无法说出小棒的根数感到无奈与困惑时,10根10根地摆却带给学生无限的惊喜、兴奋,异口同声说出有20根小棒。通过比较体验,让学生真真实实地感受到把“10根扎成一捆”是最容易看出是多少根,并体会到“10根扎成一捆”这种方法的优越性,激发学生喜欢这种方法的强烈欲望。然后学生通过摆小棒、说组成,在脑子中想小棒,说组成,看数说组成,把数或数的组成编成儿歌(含有数字意义的动作及语言)等活动,让学生熟练的数11-20各数。这些情景,使学生的“思维发端于动作”以动透思,以思促动,“数形结合”、“情理互促”帮助孩子们在操作中体验,在操作中去感知。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运用以前学习10以内的方法,自主学习11-20各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一方面培养学生类似迁移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建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加强了生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还让学生进一步建立十进制的概念,理解计数单位“十”是培养数感的基础。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的价值。
在教学完以后,我发现学生的动手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多设计一些加强并提高学生的学生的动手能力的活动。
【《数的认识》课堂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fansi/23419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