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思路:
谈话导入——课件欣赏——学习古诗——背诵古诗——古诗配图。
古诗是我国灿烂文化中一颗璀璨的宝石。学好古诗对于培养少年儿童的想象力、陶冶情操以及继承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就是我教学李白《望天门山》的精彩片段和教学反思。
片段一:
入情入境,欣赏古诗。
师:就在我们安徽省当涂县有一处雄奇秀丽的景色,同学们想去看看吗?
生:想,是什么呀?
师:早在唐朝时,大诗人李白来到这里,作下了流传千古的《望天门山》一诗,现在请大家随着李白一同去游览长江吧。
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的是:李白兴致勃勃乘船顺江而下欣赏天门山一处奇特景象,配乐,李白诵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欣赏结束。
师:你们游览了天门山的景色,有何感叹?
生A:天门山真雄伟啊!
生B:长江真浩瀚啊!
生C:天门山真险峻,这里的江水波涛汹涌可称奇观。
生D:这里的景色真美,真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生E:李白很有才华,作了这么美的诗。
师总结:大家看得仔细,说得更好,你们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了诗中内容。
片段二:
点拨难点,理解古诗。
师:想象“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画面。
学生质疑:
生A:东西梁山是高大的山峰,怎么能用动词“出”呢?
生B:“出”在这儿是什么意思?
师:你们所提出的问题,正是理解的难点所在。
师:把这句诗改为:“两岸青山相对立”好不好?
学生个个摇头,表示不赞成。
师:为什么不好,用“出”字有何绝妙之处?
学生冥思苦想,却张嘴结舌。
师:请大家再来欣赏课件。
学生看到诗人在茫茫长江之上,孤帆顺流而下,远处天门两山扑入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这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
生A:“出”比“立”好,“立”给人感觉呆板,而“出”给人感觉活跃。
生B:“出”表现诗人在行舟过程中由远到近看到天门山的样子。
生C:“出”给了我们动感,天门山由远到近,由渺小到高大,显现在我们眼前。
师总结:
是啊,李白不愧被后人称为“诗仙”。一个“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更让我们融入到诗的意境中。让我们带着感情朗读这首诗。
学生反复诵读,感情升华。
教学反思:
一、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件使用让学生看到25岁的`大诗人李白朝气蓬勃,乘江而下,欣赏到天门山雄奇秀丽的景色,诗性大发,理解诗的写作背景。古诗语言精炼,学生又缺少生活经验,年龄小,坐船的机会也不多,在理解“两岸青山相对出”一句中的“出”字是很有难度的。这时多媒体的运用,使诗句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让学生有着身临其境之感,也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得以发展。
二、难点适当点拨。
抓重点字理解这首古诗,感悟这首诗的非凡意境。让学生从“出”字中体会诗人敏锐的观察力,精炼的语言,更让学生从侧面感受到天门山的形态美。这个“出”字,让学生真正融进古诗中,融进意境中,感受到诗人激越的创作情绪。
【望天门山教学案例与反思】相关文章:
2.望天门山教学反思
5.教育教学案例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fansi/23273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