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这篇课文是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十册的一篇课文。记叙了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下面给大家分享草原的教学反思,一起来看看吧!
草原教学反思1
《草原》这一课是一篇叙事性散文。课文着重记录了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在我个人看来,这篇课文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注定了学生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而老舍先生的文章含义又较深,对学生来说有是一个大的挑战。在讲课之前,我还犹豫再三,担心学生不能抓住散文的特点而理解文章的“神”。而一节课下来却出乎我的意料,学生在课上的表现把我的担心全都打消了。学生们那独特的见解,那入境入情的想法,有时连我这个老师都自愧不如。
回忆教学前的准备及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节课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引发学生兴趣,为学生主动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感情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在第一课时我范读了全篇课文,在范读中学生改变了看法,不由自主的也读起了课文。从而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为深入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创造了时空。
文章篇幅较大,课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民族之间的团结友好。那么我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课文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有关景物的描写则放在了第一课时中,这样整节课学生学习、交流的时间较充裕,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学生主体在反复读中理解,在反复说中明理。
读是学习理解课文的必要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凡是朗读能力强的孩子理解能力一般也很强。在学习《草原》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围绕“草原上的人留给了你怎样的印象”一题展开学习。在学习中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和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给学生创造再造草原意境的气氛。教师设计了个人读、小组读、默读、集体读等等读书形式,让学生在读中走进课文,从而真正理解课文。学生一旦读进去了,那么理解起来就不会那么困难。
小组交流、全班讨论,使学生对草原的认识逐渐清晰深刻。
让学生尽可能的发表自己的看法,理解别人的看法,从而使思维更广阔,认识更深刻,学生之间的互议和交流使学生的理解更全面,同时也促进了全员参与,提高表达能力。
正是有了读和说的铺垫,学生的理解才那么到位。每个学生都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加以汇报,在汇报中全班学生没有丢掉一个知识点,蒙族人民的热情好客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一难点自然突破。
在这节课中我也找出了自身的问题。
一、课后练习中的读读写写落实不够。读读写写中的很多词正是重点句中的重点词,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景理解词义,而不应局限于第一课时中单纯的句词。
二、低估了学生的能力。
课前总担心学生理解不透其实学生的能力很强,只要做法得当,学生会理解到位。
草原教学反思2
踏上草原一直是我和孩子们的梦想,遗憾的是久未成行;这堂《草原》,经过课前的精心准备,深入挖掘教材,与学生融洽配合,终于实现了一场心灵的旅行。总体来说,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在识字写字中渗透语文味
结合课标中提出的“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这一目标要求,在教学生字环节,我重点抓住了“貌”字的字源进行呈现和讲解,通过汉字的演变,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了主动识字的习惯。
学习渲染和勾勒,除了认读准确,更要理解词语的含义。我通过图片的方式给学生呈现,用与之前学过的《鱼游到了纸上》中出现的工笔细描和挥笔速写进行对照,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同时又引出之后要学到的`“白描”“细描”写作手法,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二、在阅读中挖掘语文味
首先,课堂的开始用儿童诗导入,既轻松自然,又充满诗情画意,给学生提供了从另一种角度欣赏草原的视角。
其次,在文本的解读时,侧重了语言概括能力的培养,比如通过浏览课文,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景和人的特点;突出了阅读批注能力的训练,比如,让学生画出感觉优美的句子,并想一想为什么觉得美;侧重了文本写作思路和技巧的挖掘,最用心设计的就是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分析,从比喻、拟人、反复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中体会细描手法的精妙,通过二至五段“握手再握手”这样白描语句的朗读和体会,发现另外一种文字的魅力,体会不同写作目标可以选择不同写作手法的道理。同时,将第一自然段转换成小诗的形式,师生共同朗读演绎,也是从另一个角度,让学生欣赏文字的美。
另外,课堂最后依然采用以往推荐阅读的方式,既有同一作者文章的推荐,也有同类作品的推荐,为学生关联阅读打开一扇大门。
当然,这堂课也有一些不够成熟之处,一是教师自身的教态不够热情大方,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还有待加强;二是课堂后半部分处理有些仓促,白描手法的引导和挖掘不够深入,学生掌握起来还有一定难度;最后,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仍存在参与不够积极,部分学生不主动的问题,这些都应该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提高。
草原教学反思3
《草原》这一课是一篇叙事性散文。课文着重记录了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不过,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决定了教学的难度,再加上文章含义又较深,对学生来说是一次挑战。在讲课之前,我就在思考,如何能指导学生把这篇文章学好呢?课后,我觉得蛮成功的。现在把成功的做法总结如下:
一.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才能加深理解和体验,才会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感情熏陶,获得某种启迪。在第一课时,我就播放了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投影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在音乐的伴奏下,我范读了全篇课文。学生还没有接触课文,便被草原的美丽吸引住了,从而产生了学习的欲望,很好地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二.兵分两路,既重景色的欣赏,又重情感的熏陶
这篇课文,首先写草原的美丽景色,再谈民族之间的团结友好。我首先让孩子们学习有关景物的描写,然后再体会字里行间流露的民族情谊。这样的教学,侧重点不同,教学效果也不同。
三.注重朗读,在读中感悟
我引导学生展开各种形式的读。学生们通过个人读、小组读、默读、集体读等等读书形式,走进课文,理解课文。在读中,我尽可能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理解别人的看法,从而使思维更广阔,认识更深刻,学生之间的互议和交流使学生的理解更全面,同时也促进了全员参与,提高表达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fansi/20971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