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是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中的一篇寓言故事,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亡羊补牢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参考!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1
寓言故事学生虽然有所接触,但还理解不深。从读懂寓言内容到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是阅读理解的提升,也是寓言教学的难点。于是我先引导学生了解寓言本身的内容,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加深对寓言的理解,同时剖析寓意,让学生理解寓言的本质,最后将它的寓意延伸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来,引导学生对实例中人物的行为作出正确判断。
比如:学习了《亡羊补牢》后,你觉得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事亡羊补牢还不晚?有的说“当我们犯了错误时,我们亡羊补牢还不晚。”还有的说“当我们现在学习成绩不太好时,我们亡羊补牢,努力学习现在还来得及。”也有的说“当我们得了一些小病时,我们要赶紧引起重视,免得小病引起大病。”看来学生对寓意已经理解透彻并能运用了。寓言是用一个浅显的故事蕴含一个深刻的'道理。目的就是让学生从这个深刻的道理中学会怎样做人怎样做事。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2
《亡羊补牢》这则成语故事主要讲的是一位养羊人第一次丢了养,街坊劝他修羊圈,养羊人没有听从劝告;第二天他有丢了养,才后悔没有听街坊的,于是赶快动手把羊圈修好。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采取的教学思路是:
1.谈话激趣导入。
在这个环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寓言”的含义。接着揭示课题,亡羊补牢。“亡羊补牢”这个题目是对文章的高度概括,抓住了课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重要脉络。在理解题目的意思的时候,我先引导学生理解每一个字的意义,在教给学生解释词的意思的时候,可以把词中每个字的意思进行整合,即可解释清楚这个成语意思。在解释每个字的意思的时候,我慢慢的渗透一种学习方法,即:把字词的意思放在文本中去理解的方法。让学生在书中找到想要的答案。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要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字意,又为对下文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2.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先自己读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在识字环节,为了让学生掌握生字,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读中感悟,体会寓意。
抓住养羊人两次丢羊的原因和表现不同进行教学,朗读,感悟。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悟出道理。并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谈感受,使学生真正受益。而且还总结了学习寓言的方法,为下一则寓言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不足之处:
1.学生的思路不够开阔,有些孩子人云亦云。
2.不能很好的把握课堂生成,使课上的更精彩。
3.感情朗读不到位,应进一步加强朗读的指导。
4.联系实际谈体会环节,学生谈得还较肤浅,老师应进一步指导。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范文】相关文章:
3.亡羊补牢教学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fansi/20827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