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教学反思1
今年,再一次教《林海》这一课,我吸取了教训,在讲课前认真钻研了教材,改变了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从整体入手,抓住描写大兴安岭美丽可爱的句子,体会其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写法,在语言文字的品味中理解美的意境,品味作者的感情的升华,而学习第三自然段时,学生先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作者为什么要用“深的、浅的、明的、暗的”这几个词来描写林海的绿,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观察校园里的各种树木,在实践中体会“深的、浅的、明的、暗的”这几个词所描述的意境,并找到原因。学生返回教室后汇报了自己观察到的结果——因为树木的“种类不同、高低不同、远近不同、受光不同、树龄不同、疏密不同……”所以在作者的眼里大兴安岭的“绿”呈现出“深的、浅的、明的、暗的”,这几个词准确地体现了大兴安岭的绿的层次美。此时我要求学生回归文本,品读课文,并提出问题——“‘深的、浅的、明的、暗的’这四个词描写了各种各样的‘绿’,你还能想出哪些描写绿颜色的词?”学生开动脑筋想出了许多描写绿颜色的词——“墨绿”、“翠绿”、“嫩绿”、“茶绿”、“果绿”、“黛绿”、“橄榄绿”……这时我让学生用自己能想到的绿色来替换课文中的“深的、浅的、明的、暗的”这四个词,再读课文来品味,学生很快认识到各种描写绿颜色的词都没有“深的、浅的、明的、暗的”这四个词所包含的绿颜色丰富——这四个词不但包含了同学们列举的各种绿色,还包含了同学们不知道的各种绿。“作者用词真是太准确了!”这是同学们品味了作品的语言魅力后发出的由衷的赞叹。在几天后的测试中,我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同样的填空题全班仅有一名学生填错!
叶澜教授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地激活凝固的`语言文字,才使其变为生命的涌动。”两次教学《林海》给我一个启示:老舍先生的作品之所以成为名著,成为经典,是因为它经历了时间老人的筛选,经历了几代读者的考验。因此在教学这类课文时,教师必须深入体会作品所包蕴的丰富的内涵,前一次教《林海》只是简单地运用了对比的方法研读了课文,在反复、多次的朗读中,才生硬地“体会”到了作者的用意。一次测试暴露了学生理解课文的肤浅、片面,也暴露出我在钻研教材方面的不足。第二次教学时,我认真钻研了教材,寻找到课文的“空白点”,并引导学生进行了实地考察,在实践中体会作品所包含的深刻的语境,激活了文本中凝固的语言文字,然后回归文本,对文本进行了探究性的阅读,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更好地理解了文本的内容,真正体会到了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林海》教学反思2
《林海》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兴安岭的美丽风光,并由景展开了联想,讲述了大兴安岭在国计民生中的作用,抒发了作者对大兴安岭由衷的喜爱之情,对祖国美丽河山的热爱。
教学本课,我首先创设情景,吸引学生,然后抓住了情感主线——亲切与舒服,步步深入激发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最后使学生达到情感的升华。一开始,我就利用《林海》自然风光片的播放使学生进入情境,亲眼目睹了兴安岭的美丽风光,直观的感受激发了学生对美景的赞叹与喜爱的情感,更为理解课文语言文学的意境美打下了基础,同时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观赏得很认真,不时发出惊讶和赞叹之声,学生真正全身心投入欣赏。
然后围绕重点,多读深读,突破难点。围绕课后第二题要求引导学生理解、体会作者游览大兴安岭的感受。这是课文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我先让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到三次讲到“亲切、舒服”的句子;然后知道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每一次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亲切、舒服”的感受;最后,让学生把三次感受联系起来,认识到这三次感受虽然都是“亲切、舒服”但一次比一次更加强烈、深刻。
为了了解兴安岭的“岭”的特点,让学生通过简笔画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一设计结合了课后题的“云横秦岭”是怎样一种景象?大兴安岭的“岭”与秦岭的“岭”有什么不同?试着画一幅简笔画。”既考查了学生对课文语句的理解情况,也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绘画的能力,从而也打破了学科的界限,考察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绘画技巧。学生画得比较投入,而且画得准确、美观,从而使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了培养。
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林海的爱”这一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顿时课堂活跃起来,画画的、写诗的、朗诵诗的、唱歌的、签名的……将课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林海》教学反思3
《林海》是一篇典型的民族精神教育的语文教材,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呢?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想应该有了一些思路。
一、创设文本情境,激发学生内心情感
《林海》一课,作者以细腻优美的笔触描写了大兴安岭的美丽风光,抒发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并由景展开丰富的联想,赞美了大兴安岭在祖国建设和国家稳定方面起到的作用。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学生来说,大多数学生从没看见过森林的景色,更不要说林海的美景了,林海的美是学生们无法感受到的,这怎么能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于是课前我花了一些时间找到了两段关于林海的视频。果然,课堂上,多媒体课件正如一位美的使者,引领学生踏进这座美丽的原始森林,让他们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在美的享受中学习。尤其是在学习描写"林"的段落时,虽然作者的文字表达优美流畅,但是枯燥的文字表象让学生们一时还真找不到感觉。于是,一段林海的视频,使学生触景生情,在我的引读下,学生全情投入。听着学生那略高昂的朗诵声,应该能感受到学生们强烈情感的倾泻。
二、重视朗读指导,注重语言感悟与积累
新课标指出:要求学生在诵读中增加积累,加深体验和感悟。而感悟和积累语言的最好方法是"熟读精思"。因此,在本节课中,我始终贯穿语文教学中的"以读为本"的思想,在课堂上首先保证读的时间,一堂课书声琅琅,读书训练贯彻始终;其次讲究读的形式,有范读、引读、自读、指名读、集体读等;再者是讲究读的方法,例如让学生图文对照着读,观看视频,模拟配音朗读等。在朗读的过程中逐步深入体验作者通过语言所传达的那份真挚情感。
三、关注学生差异,珍视学生独特感受
说到这点,我想,无论这堂课上什么内容,我们所要关注的对象始终是学生。而每一位学生就是一个生命。生命是独特的,不是同一的,生命是独一无二的。 因此,在课堂上对生命个体的差异给以充分的尊重,那也就不会走入简单说教的误区,同样会收到一些教育的实效,民族精神教育也不例外。《林海》这篇课文在教学时主要以作者的三次“亲切、舒服”为感情主线,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作者是一位成人,他以自己独特的感受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情愫。而我们课堂上的阅读者却是学生,如果老师无视学生,一味地强调作者的感受一定是苍白无力的。所以,在课中我运用多元的评价主体评价学生的独特体验,引导学生在有差异的对话中,相互提升,引起共鸣。如一学生在读“树”一节后,我请学生评价:她读得好吗?为什么你认为她读得好?“因为她读出了惊喜的感觉。”“我感到她读出了自豪的语气。”…从学生的评价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相信这些也更易留于学生的心中。
其实,根据语文学科综合性人文性的特点,在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的方法远不止这些,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进行探索。
《林海》教学反思4
《林海》这篇课文是老舍先生的名篇,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写得十分优美——
“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的确是林海,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描绘出这么多的绿颜色来呢!”
一年前,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运用比较法学习了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学生朗读课文后,我着重引导了学生品味作者运用语言的魅力,并提出问题:“这段话写了林海的颜色,描写绿颜色的词有很多,但是作者写林海的绿却只用了‘深的、浅的、明的、暗的’这样几个词,这是为什么呢?”在学生阅读时我让学生把“深的、浅的、明的、暗的”替换成“深绿、浅绿、嫩绿、翠绿”这几个描写绿颜色的词,并反复品读,通过对比性的品读,学生渐渐体会到作者的用意——“深的、浅的、明的、暗的”这几个词几乎包含了所有的绿颜色,远远要比“深绿、浅绿、嫩绿、翠绿”这几个词所包含的颜色要多得多,由此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 替换的过程是品味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感悟作者情怀的过程。学生的感悟使我暗自得意。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在单元测试中,要求学生按原文填写《林海》的第三自然段,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这道填空题,学生填的竟然是“深绿、浅绿、嫩绿、翠绿”!可见学生在对比性的阅读时,学生牢牢记住的竟是作为参照的几个词!
【《林海》教学反思大全】相关文章:
1.《林海》教学反思
2.林海教学片断反思
3.林海教学反思范文
5.林海教学设计
7.林海课文教学课件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fansi/19272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