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结束后教师都会进行一个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种种,找到不足之处,并加以更正。这便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最好方式!下面是关于跳水教学反思的内容,欢迎阅读!
跳水教学反思
《跳水》是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文章,是一篇故事性极强的课文,情节跌宕起伏,学生乐于学习。课堂上因为环节设计的合理,问题提得精当,课堂上学生积极踊跃,课堂效果好。
亮点一:在课上我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质疑,从情感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从起因、经过、结果三个方面复述故事内容。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孩子如何步入险境,我利用板书梳理了孩子、猴子和水手之间的关系,并且让学生把描写猴子动作的词语画下来,从而走进课文情境,获取真实感受,并对文本中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想法,得出孩子是在水手的笑声和猴子的放肆中一步一步走入危险之中。为了使学生理解船长这一形象,理解他的品质,在体会孩子处于千钧一发的处境后,我抛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你们此刻在船上,你会怎么去救孩子?孩子们积极思考,想出了很多办法。然后我再让他们看看船长是怎么做的,把自己的办法和船长的做法进行对比,这样他们就能够深切体会到船长的沉着、果断和机智,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亮点二:教学接近尾声时,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学生根据自己最深切的体会畅所欲言。有的说遇到危急的情况要像船长那样冷静果断地采取措施;有的说开玩笑要注意分寸。当说到船长的儿子时,大家的看法就多了,有的说当一个人的自尊受到伤害时应冷静处理不要意气用事;有的说这个孩子的行为不是勇敢;有的说做事要想想后果;有的说一个人要学会为自己解嘲;有的说一念之差会成千古恨;有的说做错了事要有回头的勇气……我为学生的精彩发言暗自叫好,我为自己闪光的创意感到庆幸。学生虽小但是他们都有自己的思想,虽然很多要求他们做不到但是不等于他们不理解不认同。认同就是最好的开始!
跳水教学反思
《跳水》这篇课文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8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记叙了发生在一艘环游世界归来的帆船上的惊险故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阅读课上,学生的第一要务便是与文本对话,即通过自主的读书实践交流,从而内化课文的语言材料及其丰富内涵,并学会阅读。”四年级学生年龄小,知识和生活阅历都有限,在阅读教学中,很多时候是不可能直接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所以本课教学我将重点放在了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品读重点词句,体会孩子的心理变化过程,以及体会船长在危急时刻急中生智、沉着果断的人格魅力上。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7个环节。进行两次试讲,修改之后,第三次在外校进行公开课。
首先引导学生从课题质疑入手,从情感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更好地学习课文。在学生初读课文,掌握字词,理清事情的先后顺序后,我出示了议题:试着找出文中对孩子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体会他的心理变化过程。 此处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品味重点词句,并在ppt出示箭头引导孩子体会孩子的心理变化。接着我让学生找出描写孩子处境危险的句子。学生找到了“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即使拿到帽子,也难以回转身。”等,理解情况的危急,再通过感情朗读,从而体会情感。最后让学生说说在危急时刻,船长是怎么做的:想象一下,当时船长是怎么想的?学生从而想到:孩子掉在甲板上,必死无疑;跳入海中,虽有危险,但有海水,还有生还的希望。用枪逼孩子跳水,是不让他因惧怕而犹豫,因犹豫而拖延时间,拖延时间,有可能掉在甲板上,就意味着死亡。读到这,我们不得不对船长的机智和果敢产生敬佩之情。在学完课文,我让学生说说从故事中获得的一些有益的启示,孩子得救后,船长、水手、孩子可能会说什么。
如果这堂课满分是100分的话,我会给自己打70分,上完课,参考评课老师的意见思考之后,反思了一些课堂上存在的问题。
一、在“自主读识”—“检测词语”环节,在检测课文词语时相机教学多音字“咽”,此处我只是进行了口头教学,没有把多音字呈现在ppt上,也没有进行板书。如果提前把它显示出来,孩子掌握的会更加扎实。
二、在找学生朗读孩子处境危险时,虽然也找了几个同学读,但是有的地方读的感情不到位,没有充分表达出作者所描写的那种情况紧急处境危险。主要原因是指导朗读时引导语言单一,如果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去引导一下,如当一个学生读得不到位,根据学生回答出的感受,教师可以引导:老师听出来了,水手们真紧张!
三、忽略了引导孩子体会事情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的。在引导学生体会孩子心里变化过程之后应该顺势提出:孩子为什么会遇险?找出推动事情发展的因素。水手、猴子、孩子缺一不可。猴子在水手的取乐中放肆起来,去逗孩子,而孩子在猴子的戏弄中,在水手们的笑声中恼羞成怒、失去理智,最终将自己至于险境。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fansi/14973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