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是一篇童话故事,以优美的语言叙述了一个道理,同时也讲述了一个自然常识,像蒲公英这类植物在泥土里才能茁壮成长。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蒲公英》教学反思三篇,喜欢的过来一起分享吧。
《蒲公英》教学反思一
《蒲公英》是一篇充满童趣的童话故事,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形象生动地体现出了小蒲公英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结果他们的命运也不同,从而揭示出故事的寓意:只有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课的开始复习检查阶段,我出示了五个短语:“洁白的绒球金光闪闪的沙漠银花朵朵的湖泊波光粼粼的湖面金灿灿的阳光”让学生在想像的基础上读好。绒球前面有“洁白的”,阳光前面有“金灿灿”,绒球的样子,阳光的美好,就可以让读的人清清楚楚感受到它们。边读边想象他们的样子,不但是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更为积累语言、内化语言打下基础。
课堂教学必须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学习,在读中感悟,自始至终,我的整堂新课提供给了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课堂上,我设计了几个情境,我是一粒悠闲的小蒲公英种子,教师范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慈祥的太阳公公说话了,你们听……指名度;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颗颗小种子,读一读课文,这样不光是为了运用课文的语言进行语言实践活动,也是让学生真正领会课文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在朗读中感悟,在表演中得到深化。
《蒲公英》教学反思二
《蒲公英》是一篇童话故事,以优美的语言叙述了一个道理,同时也讲述了一个自然常识,像蒲公英这类植物在泥土里才能茁壮成长。
蒲公英对于我们农村的孩子来讲,是及其常见的植物。教学《蒲公英》这一课时,我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认读“蒲”,再说说蒲公英的样子。有学生说:“蒲公英长得很普通,就像一棵草。到了春天,它就会开出黄色的小花。”另一学生补充道:“有点像向日葵。“我接口道:“是呀,它长叶、开花、结果。谁知道她花儿谢了以后是什么样儿?”孩子们都知道,但不能正确的描述。于是,我出示课文的第一节,让学生图文对照,了解“花瓣”“花托”“绒球”“小降落伞”所指的部分,学生很快明了了。在学生读通这两句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洁白”、“可爱”、“小降落伞”、“”蓝天白云、“随风飘荡”,想象成熟的蒲公英种子脱离妈妈的怀抱后,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飞向广阔天地的愉快心情,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觉得这样的咀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有利于学生养成准确、清楚、具体地表达语言的习惯。
本文是要求复述的。首先指导学生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搞清故事的开端、
发展和结局,以此作为复述的线索。其次,指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读书,如自由读、引读、分角色读等,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过程中理解太阳公公嘱咐的内容,以及两颗小种子错误的想法和做法,体会文章的寓意,情感上和太阳公公、小种子们产生共鸣。最后,用上阅读时所抓的那些重点词语,尤其是把太阳公公嘱咐的话作为抓手来复述课文,已达到积累和丰富语言的目的。
《蒲公英》教学反思三
《蒲公英》是一则童话故事,全文用拟人手法,写蒲公英的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结果他们的命运也各不相同。从而告诫人们做事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实事求是实现自己的理想。文章语言通俗易懂,内容浅显明了。如何通过简单的文本内容进行扎实的语文训练?在教学第二自然段太阳公公嘱咐小种子时,抓住嘱咐这个词,我进行了连环递进的教学。
一、初读嘱咐,感知内容:
在出示了第二自然段太阳公公的嘱咐时,我让学生读读这段话,边读边思考:太阳公公对小种子们说了什么?读完后,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表达。这个环节,我旨在读中内化,说中运用,让学生读懂太阳公公的话,知道文本所表达的意思,并通过口头概括的方式,把文本语言内化成口头语言。在学生用否定形式概括了太阳公公劝小种子不要落到表面上金光闪闪的沙漠,也不要落在银光闪闪的湖泊里时,我引导学生用肯定形式你们要┄┄你们要┄┄,再次说说太阳公公对小种子的劝告。这一环节,从否定和肯定两方面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加深了对太阳公公的嘱咐的理解,也为下面如何嘱咐作了铺垫。
二、抠词品句,体会嘱咐
在学生明确了太阳公公对小种子嘱咐的内容后,我让学生再读太阳公公的话,有一位学生在朗读时,把孩子们记住读作孩子们,记住,特别强调了记住这个词,我让她说说这样读的原因,孩子明确地告诉我:因为太阳公公在关照小种子,要读出'嘱咐'的语气。借着这个孩子的感悟,我让学生再次的太阳公公的嘱咐,找出除了记住以外,能体现嘱咐语气的词语。学生在自渎思考中,找到了别、/article/也不要、只有┄┄才是┄┄这些词,并通过语气朗读,体会嘱咐。这一环节,在抠词的过程中,学生对嘱咐的特殊内容,即告知某人必须记住可以怎样,不可以怎样,或要怎样,不要怎样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随后的生活中有谁,也用这样的语气嘱咐过你?进行说话训练时,一路无阻:每天早晨,我背着书包要上学时,妈妈总是嘱咐我过马路多看看,要小心车辆。'星期天,爸爸妈妈上班去,只有我一个人在家,妈妈再三嘱咐我:怿怿,千万别玩弄家里的电器插座,要触电的。'上体育课时,老师嘱咐我们要注意安全,别玩危险的游戏。'
三、情感体验,亲切嘱咐
语文,是语言与人文的融合。学习语文,不仅要积累运用语言文字,还因从语言文字中体悟文本所蕴涵的人文情怀。在学生已学会结合生活实际用嘱咐说话后,我并未停止训练,而是让学生回想父母老师在嘱咐时的神态、语气,进而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都谈到了长辈们的关心、爱护,以此,把生活情感转移至文本情感,学生不难从文本中感受出太阳公公对小蒲公英种子的关怀与疼爱,此时,让学生做一回太阳公公,带着这样的情感,再次亲切读嘱咐的话,已是有声有色,入情入境。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以嘱咐为中心,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进行了较为细腻的教学处理,是成功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学设计体现了学习的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环节来说,初读内容、抠词品句、情感体验,由知向情逐步深入,体现了知识体系的连贯递进;在细节上看,从读到说,从抠词到造句,从感悟到美读,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联系生活体验,扎实进行语言训练。会用嘱咐说话造句,是本课教学中的一个训练要求。由于嘱咐的对象(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有限制,嘱咐的内容(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有限制,嘱咐有特定的词汇(别、要不要)限制,如何在三个限制中真正理解、运用嘱咐这个词语,就成了本课基础知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学习语文须与生活紧密相连。日常生活学习中,学生都被父母师长嘱咐过,利用生活中的真实体验,通过抠词进行规范语言训练,化难为易,不仅让学生明确了嘱咐的三个特定范围,而且在结合生活实际的说话中,扎实了语言文字的运用,并在此基础上感悟了嘱咐所蕴涵的人文情怀。
3、学习过程中,抓住生成契机与教师引导的有机结合。当学生把孩子们记住读作孩子们,记住时,抓住学生对记住一词特殊朗读的细微之处作文章,步步引导,抠词、品句、朗读,在抓记住、别、也不要、只有、才是的语气朗读中,使得嘱咐的三个限定迎刃而解。
由此看来,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积累、运用的训练,抓好训练点非常重要,特别对于那些牵一发动全身的点,更应做科学的、周密的设计,为学生语文能力与素质的提高而精心思考设计!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fansi/12029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