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课标对各年段学生阅读教学的共同要求,也是语文教学中教师们共同关注的问题,如何有效地进行朗读指导,我想就一节课的朗读谈开去:
《大江保卫战》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记叙了1998年夏天几十万解放军官兵在抗洪救灾前线的英勇事迹。第一自然段介绍事件的起因,渲染了“急”:告急、危急,解放军急在心头,日夜兼程。
本段的朗读指导如果仅仅停留在“急”上做文章,哪里都是急,怎么读,学生就只能在语速上做文章,且随着教师的“我觉得还不够急”更加加快语速。
笔者认为,在研究教材时如果能抓住“日夜兼程”一词挖掘开去,引领学生走近——走进文本,使情感浸润于文字之中,将情感与外在语言表现相一致,朗读指导会水到渠成:
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解放军战士为什么日夜兼程?
想象一下白天解放军战士怎样赶路?夜晚解放军战士怎样赶路?战士们会休息吗?
采访“士兵”A,军官B:你们担忧什么?信心在哪里?
由此本段的情感主线进一步明了:忧——急——有信心战胜困难。对“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九江告急!……”的朗读,学生就不仅是语速的加快,而更多了一层沉重,将子弟兵与百姓心连心的情、急人民之所急的意,救百姓于危难之中的坚强决心一并表达出来,语速由慢而快,声音由低沉而高昂,再加上对重点词的处理,相信朗读指导的效果一定会有所区别。
有效朗读指导要建立在教师对文本的深入研读基础之上,建立在注重学生内在情感的浸润与外在语言表现相统一的基础之上。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fansi/10061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