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怀远张九龄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情意缠绵而不见感伤,意境幽静秀丽,构思巧妙,情景交融,细腻入微,感人至深。
望月怀远⑴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⑵。
情人怨遥夜⑶,竟夕起相思⑷。
灭烛怜光满⑸,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⑹。
【注释】
⑴怀远:怀念远方的亲人。
⑵“海上”二句: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亲友,此时此刻也该是望着同一轮明月。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⑶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一说指亲人。遥夜:长夜。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
⑷竟夕:终夜,通宵,即一整夜。《后汉书·第五伦传》:“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
⑸怜:爱。滋:湿润。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这里的灭烛怜光满,根据上下文,是个月明的时候,应该在农历十五左右。当一个人静静的在屋子里面享受月光,就有种“怜”的感觉,这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而已,读诗读人,应该理解当时诗人的心理才能读懂诗词。光满自然就是月光照射充盈的样子,“满”描写了一个状态,应该是月光直射到屋内。
⑹“不堪”二句:月华虽好但是不能相赠,不如回入梦乡觅取佳期。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盈手:双手捧满之意。盈:满(指那种满荡荡的充盈的状态)。
【白话译文】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张九龄在朝中任宰相。遭奸相李林甫诽谤排挤后,于开元二十四年(736)罢相。《望月怀远》这首诗应写于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遭贬荆州长史以后,同《感遇十二首》应该属于同一时期的作品。
【赏析】
《望月怀远》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它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明月照积雪”,谢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鸿海上来”等名句一样,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第二句“天涯共此时”,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前乎此的有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后乎此的有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写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于各人以不同的表现方法,表现在不同的体裁中,谢庄是赋,苏轼是词,张九龄是诗,相体裁衣,各极其妙。这两句把诗题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摄,却又毫不费力,仍是张九龄作古诗时浑成自然的风格。
从月出东斗直到月落乌啼,是一段很长的时间,诗中说是“竟夕”,亦即通宵。这通宵的月色对一般人来说,可以说是漠不相关的,而远隔天涯的亲人,因为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觉得长夜漫漫,故而落出一个“怨”字。三四两句,就以怨字为中心,以“情人”与“相思”呼应,以“遥夜”与“竟夕”呼应,上承起首两句,一气呵成。这两句采用流水对,自然流畅,具有古诗气韵。
竟夕相思不能入睡,或许是怪屋里烛光太耀眼,于是灭烛,披衣步出门庭,光线还是那么明亮。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竟是这样撩人心绪,使人见到它那姣好圆满的光华,更难以入睡。夜已深了,气候更凉一些了,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衣裳。这里的“滋”字不仅是润湿,而且含滋生不已的意思。“露滋”二字写尽了“遥夜”、“竟夕”的精神。“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两句细巧地写出了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
相思不眠之际,没有什么可以相赠,只有满手的月光。诗人说:“这月光饱含我满腔的心意,可是又怎么赠送给你呢?还是睡罢!睡了也许能在梦中与你欢聚。”“不堪”两句,构思奇妙,意境幽清,没有深挚情感和切身体会,恐怕是写不出来的。这里诗人暗用晋陆机“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两句诗意,翻古为新,悠悠托出不尽情思。诗至此戛然而止,只觉余韵袅袅,令人回味不已。
拓展阅读:张九龄是哪个朝代的
张九龄(673—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 一名博物, 韶州曲江( 广东韶关) 人, 出身于官宦家庭, 曾祖张君政, 做过韶州别驾, 祖父张子虔, 曾任窦州录事参军, 父亲张弘愈曾为索虑丞。青年时期的张九龄, 勤奋好学, 学识渊博, 能诗善文, 武则天神功元年( 697) 中进士, 授校书郎。
景云元年(710) 六月, 李隆基为太子, 举天下文士, 亲加策问。张九龄由于对策优秀, 升为左拾遗, 不久, 玄宗即位, 调任左补阙。由于才学出众, 办事沉稳公平, 其时吏部考试, 由张九龄和右拾遗赵冬曦( x ī ) 考其等第, 前后四次都做得公允无误, 为人称服。开元十年(722) 调任司眅员外郎。当时张说做宰相, 他与张九龄同姓, 对张九龄尤为器重, 张说欣赏他的文才, 常对人说: “ 后出时人之冠也。 ” 张九龄也视张说为知己, 两人关系十分密切。开元十一年(723) 张九龄擢升为中书舍人。
开元十三年(725), 玄宗到泰山封禅, 张说以宰相的职位自选定玄宗的随同官员, 许多是中书、 门下二省官员, 封山礼毕, 皆加晋阶, 张九龄提醒张说, 不要随便晋官, 但张说没有听从张九龄的劝告, 结果晋官之举动, 受到朝野内外所怨。
第二年四月, 御史中丞宇文融弹劾宰相张说 “ 引术士占星, 徇私。 ” 张九龄曾事先提醒过张说, 要他对宇文融加以防备, 但张说对张九龄提醒没有放在心上, 结果张说被罢官闲赋, 张九龄由于和张关系密切, 亦受牵连, 先改任太常少卿, 后又出为冀州刺史。张九龄以老母在乡, 冀州路途遥远, 上书请准予换至江南。玄宗许之, 改为洪州都督, 继而转桂州都督, 兼岭南道按察使。
开元十八年(730), 张说去世, 玄宗想起他生前曾多次推荐张九龄为集贤院学士以备顾问的话, 因而, 召拜张九龄为秘书少监, 集贤院学士, 副知院事。适逢朝廷起草赐渤海国诏书, 无人胜任, 张九龄援笔立成, 不久转工部侍郎, 知制诰, 后转中书侍郎, 因母丧归乡里。
开元二十一年(733), 唐玄宗又恢复张九龄的中书郎职务。并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做了宰相。第二年, 改任中书令。
张九龄是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开国功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 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要问“风度 得如九龄否?”因此,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卒谥号“文献 张九龄,名九龄,字子寿。九,在古汉语中可泛指多数,也与“久”通用;龄,年龄、年岁。 “九龄”的意思为“长命百岁”之意,体现了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这种愿望也反映在其字“子寿”中,寿,长寿也。
【望月怀远张九龄】相关文章:
1.张九龄望月怀远
3.望月怀远 张九龄
4.张九龄 望月怀远
6.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zhangjiuling/23979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