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唐诗,怕没有人不熟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绝唱千古的诗句,因而很多人也仅仅知道张九龄是一个伟大的诗人。拂去诗人的面纱,探寻历史中的张九龄,他又是不折不扣的一代名相。
张九龄字子寿,又名博物,韶州曲江人,是唐开元年间丞相。据《旧唐书.张九龄传》记载,九龄出生于官宦世家,小时候就聪慧能文。十三岁时曾给广州刺史王方庆写信,得到王方庆的赞赏。二十岁时就考中进士,这在古代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可见张九龄的才情。
张九龄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政治家。史载,张九龄任中书令时,范阳节度使张守琏因为副将安禄山讨伐奚、契丹失败,被送到京城,请求按照朝廷典章处死。在这之前,安禄山曾拜见过张九龄。张九龄颇有识人之道,看出安禄山是奸诈之徒,断定日后此人必会作乱。此次适逢安禄山犯军法,张九龄趁此时机将安禄山斩首,以绝后患。可惜,英明一世的唐玄宗却犯了糊涂,为示皇恩,将安禄山释放。在张九龄死后不久,曾被其断言“必反”的安禄山果然掀起了“安史之乱”,从而导致唐朝迅速从全盛走向没落。逃亡蜀地的玄宗皇帝想起了张九龄的卓见肠子都悔青了,又派人到曲江祭奠九龄。如果当时听从了张九龄的建议杀掉安禄山,历史可能就要改写了。
张九龄为相正直贤明,直言敢谏,不趋炎附势。有两件事足以佐证,一件是玄宗的宠妃武惠妃,想废掉太子李瑛而立自己的儿子,就派人去游说九龄。九龄大怒,叱退使者,从而避免了宫廷内乱稳定了政局。另一件事是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秋八月,玄宗生日。本来皇帝过生日,臣子们表示表示心意也是人之常情。当然,表示的好了,皇帝一高兴,可能会大加赏赐,甚至加官进爵。史载,满朝大臣皆献奇珍异宝,唯独张九龄上事鉴十章以伸讽谏,号“千秋金鉴录”,真是不合时宜。没想到玄宗却很高兴,大加褒奖。也算是贤相遇到明主,如若是遇到的是老佛爷,怕脑袋的搬家了。
张九龄生性耿直,凡事秉公守则,不徇私情。在《容斋随笔》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张九龄做宰相时,玄宗想要让凉州都督牛仙客做尚书,而张九龄执意不同意。并说:“仙客,河湟一使典耳,擢自胥史,目不知书,陛下必用仙客,臣实耻之。”话说的很不客气,用现在的话说,牛仙客是从一个小吏提拔上来的,胸无点墨,陛下一定要用牛仙客用尚书的话,我实在感到羞耻。结果惹得玄宗不高兴,为这事罢免了张九龄的宰相。而在张九龄的书集里,有《赠泾州刺史牛公碑》一文,对牛仙客的父亲很是赞赏,说:“福分都超不过有好后代,牛仙客是国家的贤臣”。由此可知,张九龄不让仙客做尚书,不是张九龄与仙客有什么恩怨,只是认为仙客不能胜任尚书一职,是出于对国家负责任。
张九龄还是一个举止优雅,很有风度的人。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意思是:节操、品质、度量能够像张九龄吗?其诗“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一句,应是他高洁情操最好的写照了。
张九龄以毕生精力为“开元之治”作出了贡献,成为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个名相。政声人去后,历史会记住每一个贤臣和佞臣,这值得每一个为官为吏者深思。只要为老百姓谋利造福的人,就会被人们拥护和爱戴,就会被后世人崇敬和仰慕。
[一代名相张九龄散文欣赏]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zhangjiuling/15980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