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材分析
《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 是他一生最美好的时光。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1922年,徐志摩从剑桥进修归国后,有诗《康桥再会吧》;1926年,二次旅游该国后,又有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再别康桥》写于1928年11月6日诗人第三次旅游归国途中,中国海上。这首诗很好地体现了新月诗派的“三美”主张,即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通过典型意象的塑造渲染了优美的意境,抒发了作者对康桥的依依不舍之情。
2. 学生分析
《再别康桥》被收入高一《语文读本》中,高一学生对现代诗歌的特点及鉴赏方法不太了解,因此如何引导学生鉴赏现代诗歌应该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学生在品读鉴赏的过程中可以受到美的熏陶,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创造力是语文学科的任务,也是新课标关注学生多方位的情感体验的要求。针对高一学生特点,可采用感情朗读和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进行鉴赏。
3. 教学目标
(1)掌握字词,了解作者。
(2)分析意象的作用。
(3)朗读诗歌,把握作者感情。
4. 教学准备
(1)研究教材:分析《再别康桥》的诗歌特点,根据高一学生特点初步确立教学目标。
(2)网上搜索:搜索英国剑桥简介,徐志摩本人经历简介,本诗写作背景介绍。搜索《再别康桥》的网上课件、教案、视频朗读及朗读的背景音乐,对其进行学习研究之后,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编写学案,制作教学课件,为课堂教学做准备。
(3)组织预习:课前下发学案,包括课前预习案、课中学习案和课后巩固案,引导学生预习课文,完成学案上的预习题目,并写出自己的疑难点或困惑点。
(4)以学定教:教师根据学生学案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的疑难点,最终确定教学目标,完成教案。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zaibiekangqiao/3216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