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是孟子的作品,选自《孟子·告子上》。
词语解释:
1、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是记录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轲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现存七篇。
2、兼:同时。3、 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4、患:祸患,灾难。5、 辟:通“避”,躲避。6、 如使:假如,假使。
7、 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8、勿丧:不丢掉。
9、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10、 豆:古代一种木制盛食物的器具。
11、 呼尔而与之:意思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尔,助词。《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大饥荒,黔敖在路上施舍粥。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衣袖遮面而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他说,我就是不肯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般地步的。这人始终拒绝侮辱性的施舍,后来饿死了。
12、 蹴cù:用脚踢。 13、 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14、万钟,这里指高位俸禄。钟,古代的量器。15、辩,同“辨”,辨别。
16、 何加:有什么益处。17、奉:侍奉。 18、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吗?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通“欤”,语气助词。
19、 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乡,通“向”,从前。
20、 已:停止,放弃。 21、 本心:天性,天良。
背景资料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而又有发展。他生活在诸侯互相攻伐“无义战”的时代,目睹了人民遭受涂炭的社会现实,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民本 思想,明确提出“民为贵”、“君为轻”。政治上主张实行“王道”、“仁政”。反对“霸道”、“暴政”。呼吁统治者重视人民、安定人民、少收赋税,减轻刑 罚,使百姓“不饥不寒”。这些观点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有一定进步意义,但却脱离当时的社会实际,根本行不通。孟子还主张社会分工,这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但 却得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结论,为阶级剥削和压迫制造了理论依据。孟子的哲学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性善论”,认为人生 来就有善良的本性,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小无有不下。”还说:“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 知也。仁义礼智,非曲外铄(给与)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的人性说中有合理的成分,他特别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以及自我修养的作用,认为“逸 居而无教,则近于禽一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求人们反躬自求,“养浩然之气”,做到“舍生取义”,“富贵不能一婬一,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yuwosuoyuye/741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