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历史,理解历史悲剧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2、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体会作者的忧患意识;3、懂得作者严谨的行文思路,思想结构;4、品味文章深刻而富有哲理的语言风格。5、学会欣赏散文。
【教学重点】1、理清作者的思路,进而把握作者的感情发展脉络。2、对废墟文化的正确认识。
【教学难点】1、对废墟的历史文化价值、悲剧文化价值及现代文化价值的理解。2、对文中内涵丰富的语言的理解。
【教学方法】以学生分组合作讨论、探究为主,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和深化。
【课时安排】二课时
【课前准备】1、欣赏、朗读课文,为生字、生词正音。2、梳理文章思路,思考作者的行文脉络。3、搜集作者的相关资料。4、搜集文中所涉及的相关废墟图片并思考如何正确对待废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作者,对废墟的历史文化价值正确认识。
一、检查预习
1、作者介绍:各小组分别介绍所搜集作者的相关资料,教师总结整理,出示课件。
余秋雨(1946~ )当代文艺理论家,散文作家。浙江余姚人。从80年代初开始,陆续出版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中国戏剧文化史述》、《艺术创造工程》等。90年代后开始“文化大散文”创作,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韵味。作品集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
2、字词积累
(1)瓦砾(lì):破碎的砖头瓦片。
(2)诅(zǔ)咒:原指祈祷鬼神加祸于所恨的人,今指咒骂。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yuqiuyu/3604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