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当代散文创作中,余秋雨的创作风格以其独到之处,在中国的文坛上留下浓厚的一笔,并开启了中国散文新篇章。
浅论余秋雨的文化思维
对于中国的文化,余秋雨先生有着深深的疑惑和深刻的的反思,或者说秋雨先生有自己的文化思维。他在《文化苦旅・自序》中写到的:“我们这些人,为什么稍稍做点学问就变得如此单调窘迫了呢?如果每宗学问的弘扬都要以生命的枯萎为代价,那么世间学问的最终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如果辉煌的知识文明总是给人们带来如此沉重的身心负担,那么再过千百年,人类不就要被自己创造的精神成果压得喘不过气来?如果精神和体魄总是矛盾,深邃总是和青春无缘,学识和游戏总是对立,那么何时才能问津人类自古至今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我在这种困惑中迟迟疑疑地站起身来,离开案头,换上~身远行的装束,推开了书房的大门。走惯了远路的三毛唱道‘远方有多远,请你告诉我!’没有人能告诉我,我悄悄地出发了。”就这样带着对现实中国文化中种种令人迷惑现象的疑惑,余秋雨先生走上了探求中国文化发展方向和痕迹的“苦旅”。
在他的漫漫文化征程之间,余秋雨以他敏感的文化嗅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荟萃了一篇篇发人深思的文章,并汇聚成一本本扣人心菲的文化经典。面对余秋雨散文的热潮,我们不得不进行一番思考:余秋雨散文的文化魅力究竟体现在哪里? 这些散文又是以什么力量轰动着当今的读书界?对此大家也多多少少地论及到这些问题。而在这些分析和见解中,我认为余秋雨自己的分析和回答直接指向了问题的本质。他说:“想不到我做行政工作期间因做不成学问而陆续写的那些东西竟受到如此厚爱,仅《文化苦旅》在台湾一年之内就重印了十一次,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是一个清醒的人,知道这小是署了余秋雨三个字,而足标示着社会对某一文化态度的需要,而我恰巧碰到、迎合了这种需要。”社会对于这种文化态度的饥渴导致了余秋雨散文的普遍认同。余秋雨正是以散文为载体昭示了他的文化态度,他说:“在我看来,现在的中国人特别需要寻找人类历史的整体坐标,以人类历史作为价值坐标去分析看到的各种文化现象。”《一个王朝的背影》就用这样的文化坐标,深刻地批判了姓氏正统论和民族正统论。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yuqiuyu/2978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