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岳阳楼记》一篇为重修岳阳楼写的记,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自然地结合起来,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对湖光水色的描写;既有精警深刻的议论,又有惆怅悲沉的抒情。文章通过迁客骚人登楼时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下面小编整理的《岳阳楼记》得赏析论文,欢迎大家来阅读!
正 “景、情、形是艺术的三层结构”(宗白华语),《岳阳楼记》“景”、“情”、“形”三者俱佳,故名曰“三美”。景美,仅看二——四自然段。第二段描写洞庭胜状,超越时间空间,给读者展现一幅波澜壮阔,水势汤汤,广袤无垠的水乡图,显示出一种雄浑豪壮之美。体现了北宋诗画文的那种气势雄浑邈远,模山范水的写实实主义的风貌。第三自然段,霪雨纷纷,数月不见天光,凄清冷漠,阴风怒号,浑浊的涛浪冲天而起。天昏地暗,风惨惨,雨茫茫;一片落寞悲凉的景象。太阳和星星隐藏了光辉,山岳隐没了。
沿湘江顺流而下,经长沙再向前,一片烟波浩渺的大水映入眼帘,那就是“水天一色,风月无边”的洞庭湖了。唐代诗人孟浩然在一首题为《临洞庭》的诗里写道:“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生动地表现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成为千古绝唱。诗中所说的岳阳,西临洞庭,北扼长江,自古以来就是南北交通的咽喉之地。从洞庭湖上向岳阳远眺,最引人注目的是屹立于湖畔的一座三层的城楼,被蓝天白云衬托得十分壮观。那就是著名的岳阳楼。
岳阳楼的前身,是三国时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中书令张说谪守岳州,在阅兵台旧址建了一座楼阁,取名岳阳楼。李白、杜甫、白居易、张孝祥、陆游等著名诗人都曾在这里留下脍炙人口的诗作。到北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谪到岳州巴陵郡做知府,第二年春重修岳阳楼,六月写信给贬官在邓州的好朋友范仲淹,并附有《洞庭晚秋图》一幅,请他写一篇文章记述这件事。到庆历六年九月,范仲淹便写了这篇著名的《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全文只有三百六十八字,分五段。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yueyanglouji/2884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