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对一本著作的一个总结及心得体会,一篇好的读后感能让让一个读者对未知的著作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重要的内容和一览著作的好奇心,同时,读后感也是表达个人对作品的理解能力,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融合在一起,悲伤和幸福的文字产生更加激烈的碰撞,读后感思想和文学在对著作进行一个美好的文化传达的同时,也表达着个人内心的呼吁。欢迎参考YJBYS文学网读后感范文。
【篇一】
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这话,在我看完《圆明园的毁灭》后,有了更深切的体会。在看圆明园的时候,觉得圆明园的美丽是无法形容的,感觉走入了人间仙境一样,自己也好想去见识、去游览一下这座美丽的园林。她的美让人向往,也让人心醉。当看到毁灭的图片时候,有遗憾,也有悔恨,也有气愤,更多的是他的毁灭让人心碎。
在长达一个半小时的视频讲解了从开建圆明园的康熙帝直至圆明园毁灭时的咸丰帝的坎坷经历和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事件。一个多世纪才建成的圆明园,凝结了一个民族几代人的智慧和汗水,在加上超人的想象力,才造就了这颗矗立在东方的璀璨明珠,却被英法联军无情地毁坏掉。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圆明园在没有被英法联军烧毁以前,曾是那么辉煌灿烂: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村乡野,圆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造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等。还有许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瑶台、武陵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犹如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景色,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正如法国文学家雨果所说圆明园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与伦比的艺术杰作,是亚洲文明的一个剪影。几乎是神奇的人民运用想像能力创造的一切,在这里都得到了体现。其中在影片观看中看到了很多美丽的建筑,让我记忆深刻的场景就是那些喷泉,既有西方的浪漫也有中国的特色,感觉自己误闯入了仙境一般。在那个年代我国的建筑就已有如此高的造谣,不得不感叹我们先人的智慧。毋庸置疑,圆明园是中国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是我国建筑和文化的典范。不仅如此,圆明园中还珍藏着无数的无价之宝,更有极为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藏的历史文物、金银珍宝、宋元陶瓷、历史书画等,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
记得影片中马格尔尼勋爵的一段话:“大清帝国好比一只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它之所以在过去的一百五十年没有沉没,完全是因为它的重量与面积。一旦一个没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管理的话,它就会沉入大海。”而最后的事实也证明了这句话。1860年,英法两国狼狈为奸,一举入侵圆明园,虽说我们人多势众,但始终敌不过洋鬼子的铁枪炮火。没有先进武器的我们,只好眼睁睁的看着中华建筑的瑰宝被侵略者毁于一旦。歹毒的侵略者将圆明园洗劫一空后,为毁灭证据,就下令将圆明园烧毁。大伙烧了三天三夜,圆明园似乎在疼苦的呻吟:“救命啊,我要被烧焦了”,我突然感到极为心痛,极为气愤。为圆明园的毁灭而愤愤不平。我在想他们这些侵略者怎么舍得在这仙境般的园林里做出如此残忍的事,凡是能拿走的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放火烧,大火连烧三天,我国这一艺术瑰宝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圆明园的毁灭是世界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他不仅是建筑史上的一大损失,也是世界园林史上的一大损失。记得法国着名历史学家伯纳?布立赛曾说过:圆明园劫难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次巨大灾难。
为什么圆明园会被毁灭?为什么这美好的一切不负存在?历史与现实双重证明,弱肉强食不只是自然界的生存规律,也是社会发张不可回避的问题。明主与和平这些文明的思想只是人类最纯粹的善意追求,在国家经济利益、政治权利面前显得异常苍白。否则,美国就不会以“世界警察”的名义在全球范围内东征西讨,就不会一一己之力颠覆伊拉克。镇压南联盟、打击阿富汗等等强权国际政治事件。当然,如果我国在强悍一点,也不会如今有和日本的钓鱼岛之争了。在一个半世纪以前我国的落后,导致的结果是圆明园被熊熊烈火锁焚烧,他留给中华名族的是血的教训。
圆明园,见证了一个帝国的辉煌与衰败,记录着一个名族荣耀与屈辱。假借文明的名义,强盗们点燃的野蛮大伙烧尽了一座举世无双的世界建筑瑰宝。然而,野蛮的大伙烧不尽他的华贵,在大英博物馆和法国丹枫白露城里,我们依然可以体味到她散发的艺术气质。野蛮的大伙同时烧不尽一个名族对他的追思,因为她承载着一个名族的荣辱历史和文化血脉。现在的圆明园只剩“西洋楼的有一些断臂残骸”,我们要以此作为一个警惕,为例不再让这段屈辱的历史重演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发奋图强,学好各项本领,让我们的国家更见强大。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yuanmingyuandehuimie/752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