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不仅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更是千百年来永恒的艺术形象。
杨贵妃的跨世纪情缘
不可否认,日本文化曾受到盛唐文明极大的影响。当时,一批批遣唐使来到唐朝的都城长安,在这座当时堪称世界最为繁荣富庶的城市,他们不断学习、吸收着华夏文化。随着交流的不断深入,日本不仅在科学技术、政治制度等方面有所借鉴,更在茶道、饮食、诗歌、舞蹈等文化艺术领域汲取营养。杨贵妃的美名也由此传入日本。
日本至今对杨贵妃在马嵬坡兵变后的结局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杨贵妃在马嵬坡并没有自缢,而是被日本使节救了出来,并在遣唐使的帮助之下,顺利东渡扶桑,在如今的奈良县定居下来,并向日本人民传授舞蹈、音乐艺术直至去世。奈良县至今仍保存着“杨贵妃墓”,并建庙供奉。而庙内的神像、金刚力士等造型也与当时日本庙宇内神像雕塑风格很不相同,更像今天的洛阳龙门石窟的菩萨造像,有着浓重的盛唐风韵。此外,在奈良县还有一尊用汉白玉塑成的杨贵妃雕像,长期供当地居民祭祀。
杨贵妃在日本的影响还有很多,颇为出名的日本舞曾受到唐舞很大的影响,据说这其中有杨贵妃很大的功劳。早在天宝初年,杨贵妃就是极具盛名的舞蹈艺术家,一曲《霓裳羽衣舞》更令无数后人遐想追慕不已。此外,日文中“山口”发音的起始便是“yang”,而山口县至今仍有许多当地人自称是杨贵妃的后代,就连风华绝代的“古典美人”、著名影星山口百惠小姐,也以“杨妃后裔”为豪。由此也可见日本人民对于杨贵妃的深厚感情。
对于杨贵妃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日本人也有着特殊的感情,《长恨歌》在其创作不久之后就迅速流传至日本,堪称家喻户晓。而日本本土的艺术形式中也不乏杨贵妃题材的作品,不仅有能乐《杨贵妃》,歌舞伎、诗歌、小说乃至绘画都有相当篇幅描写了日本人对于这位大唐贵妃的想象与感情。上世纪20年代初,京昆大师梅兰芳先生二渡扶桑,带着他最为经典的《贵妃醉酒》登上日本舞台,更引起了东瀛人民的强烈反响,一时间好评如潮。日本人民欣喜地看到了中国艺术家用传统、古典的手段表现的杨贵妃,叹为观止。共和国成立后,在周恩来总理的安排下,梅先生于1956年第三次访问日本,并为日本友人再度表演了《贵妃醉酒》等剧目,取得了空前的轰动。当有人不怀好意地问起抗战时期以蓄须明志,不为日本人表演而广受尊敬的梅先生“为什么又一次来到日本演出”时,聪明的梅先生从容地回答道:“中日友好有着近千年的历史,而不愉快却只是暂时的。在今天,我们更应该延续两国古已有之的友好关系,不是么?”一番话说得妥帖自然,掷地有声。梅先生不计前嫌,再度率团访问日本,不仅向日本人民传播了中华文化,更为中日关系走向正常化,恢复邦交起了一定的作用。
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杨贵妃题材的艺术作品被介绍到日本:京剧《太真外传》、昆剧《长生殿》、京昆剧《贵妃东渡》、《杨贵妃与阿部仲麻吕》……几乎每一部作品都能在日本各界引起巨大轰动。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yangyuhuan/2472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