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歌《偶然》的再解读
1926年5月27日《晨报副刊·诗镌》上发表了徐志摩的诗歌《偶然》: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诗歌名为《偶然》,而“偶然”的突出特点在于:第一,主体与客体的相遇,第二,发生的偶然性。在诗歌中,主体以一片喜爱自由、到处云游的“云”为对应物。这可以说是作者对于自己性格极为生动的比喻。徐志摩曾经为了求学于罗素,不远千里赶到英国;为了与泰戈尔同游欧洲,毅然穿越西伯利亚;而为了拜访仰慕已久的哈代更是煞费苦心:“我是个好动的人”,徐志摩在散文《自剖》中这样宣告。如此可见,以大自然中飘忽不定的“云”作为诗人追求自由的象征是最贴切不过的。在诗歌中,与主体遇合的客体是一片“海”,海总是给人一种广博无垠之感,而相对于主体“云”来说更是显得博大。徐志摩曾说:“我不讳言我的‘英雄崇拜’。山,我们爱踹高的;人,我们为什么不愿意接近大的呢?”的确,在徐志摩短暂的一生中,他以一种超乎常人的热情,攀登、瞻仰思想界、文学界的“高峰”。他与罗素、泰戈尔、哈代等举世瞩目的著名学者、诗人有过人生交会,并热情翻译他们的诗歌和思想。到处飘游的“云”偶然遇见博大的“海”,投影在其中,这种偶然让人充满讶异,又充满欢喜。但这种相遇相知又是极其短暂的,比如徐志摩与哈代本人的交往还不到一小时。偶然得见思想广博之人,但相聚的时光总不免显得过于匆匆,仔细回味好像充满遗憾,所以诗人写道:“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明明不想忘记,但为了发泄心中的遗憾,诗人偏如此写;诗人提醒自己下一次有如此偶遇之时,且也无须讶异,更无须欢喜,人生聚散都是如此。因为诗人明白,重要的不在于交往的时间的长短,而是那彼此交会时所放出的难忘的“光亮”,而诗歌的情绪也从遗憾忧郁的表象中微露积极色彩。《偶然》作为徐志摩诗歌代表作之一,其诗歌的独特气质也在其中得到了完美地体现:对于自由的热爱,自然意象的贴切使用以及在忧郁诗绪中暗含的积极,这三者和谐地出现在《偶然》中,也汇聚成了徐志摩诗歌永恒的精神之光。当他不远万里去追随罗素追随现代文明时,自由在他的心中扎下了根;而他与大自然的亲密也让他自然地亲近了泰戈尔;当他翻译哈代时,像是偶然但又实属必然地濡染了哈代的忧郁。这些看似驳杂的诗绪,交汇成诗人徐志摩独特的诗歌气质。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xuzhimo/510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