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辛弃疾是一位有着远大抱负,志在恢复中原领土的爱国诗人。而他的创作多次用到典故的手法。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初探辛弃疾壮词用典,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宋代词家中,辛弃疾可谓用典高手。他常常将生活经历、现实处境、思想主张和内心情感等通过以典言事、以典遣怀、以典明理等形式,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辛弃疾壮词用典恰切,蕴涵丰富,形成了旷达而不粗率、刚健而不生涩的“豪艳相映,刚柔相济”的豪放词风。
一、单典独用
这种用典形式不唯辛弃疾壮词独有,在古代诗词作品中普遍存在,是诗词创作中较为常见的表现技巧。辛弃疾壮词中,作者为了创作的需要常随时借用古人、古事表情达意。例如,“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表达了作者老而思用的耿耿报国之情;“可惜消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借用东晋大将军桓温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年华虚度、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慨和苦闷。
二、类典合用
辛弃疾的壮词常把内容相似或相关的几个典故合用在一起造出强烈而充沛的情势和语势,从而达到言情明理之目的。例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合用孙权和刘裕这两个曾在京口建功立业的英雄的典故,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英雄的仰慕之情和希望收复中原的坚定信念;《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中的“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借“玉环”“飞燕”的故事警告了离间者和嫉妒者;《破阵子·为范南伯寿》上片中的“掷地刘郎玉斗,挂帆西子扁舟”连用“亚父”范增“将玉斗拔剑撞而破之”的故事和范蠡灭吴后不受越封复取西施乘舟游五湖而不返的故事,以同姓范增、范蠡比好友范南伯,希望他能成为“二范”那样才智出众、有胆有识的人物,竭诚尽智地为光复祖国大业作出贡献,并劝范南伯“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君王三百州”,下片中的“燕雀岂知鸿鹄,貂蝉元出兜鍪。却笑泸溪如斗大,肯把牛刀试手不”连用陈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典故、南齐将军周盘龙回答周世祖戏问“貂蝉元出兜鍪”的典故、南朝宋大将军宗悫怒叹“得一州如斗大,竟遭到典签的慢待”的典故、孔子“杀鸡焉用牛刀”的典故,委婉地表达了他当时复杂而矛盾的心理:一是建议范南伯多积累战功,争取占据参预朝政的要位;二是惋惜范南伯虽然有宗悫一样的才华,却以大才而屈居小小的泸溪且行动不能自主;三是鼓励范南伯要努力争取“牛刀初试”的机会,而不应长期 “牛刀杀鸡”。此外,《贺新郎·老大那堪说》和《念奴娇·我来吊古》中也有类似的用典现象。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xinqiji/734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