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与安生》电影该片根据作家庆山(安妮宝贝)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七月”和“安生”两个女孩从13岁开始相识相知、相爱相杀的成长故事。下面是相关的资讯,欢迎大家阅读!
昨天去看《七月与安生》的电影,迟到了一小会,因此一进厅入眼就是军训的场景,少年的七月和安生穿着肥大浊绿的迷彩服,顿时我就感觉不妙。坐定了继续往下看,越看越不对味,到安生小丑般喝干一整瓶酒只是为了让老板再送她一瓶那段,已经是叫人莫名其妙地连爆米花也吃不下去了。心中只有一个声音回响着:
导演,你写实没什么不对,但何苦要拍安妮宝贝的小说?
《七月与安生》的原著小说不到两万字,篇幅很短,改拍电影自然要填充细节,无可厚非。但这电影填充的都是啥细节?浊绿迷彩服、双喜红痰盂、军大衣、蜂窝煤……原著里刻意回避的时代感和地域感,在电影里却被大书特书了一番;向来最不接地气的安妮宝贝,被导演生生拽回地面还给摁了一脸土。想来安妮阿姨肯定超不爽的。
我并不是排斥时代感和地域感,它们当然是电影很重要的面向,但得是跟故事交织才行。就是说,如果不在那个年代和地方(国家),故事的走向会截然不同,或者说,电影里的故事是那个年代和地方的一种普遍景观,而如今情况已经大不一样了。比如李樯的《孔雀》和《立春》,鲜明的时代印记,看完之后是会让人庆幸在中国晚生了一些年,没有碰上操蛋岁月的。我一个朋友甚至因为看了《立春》,一下子被击中,体会到他爸年轻时的绝望、挣扎和无奈,一向紧张的父子关系缓和了好多。真正有时代感和地域感的电影,就能有这么神奇的效果。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xiaoshuo/3628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