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端午节放假日历已经出炉,我们端午节放假几天?下面一起来看一下吧。
2017端午节放假调休安排
2017年5月28日至5月30日放假调休,共3天
5月30日(星期二,农历端午节当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5月28日(星期日)公休 5月29日(星期一)调休
5月27日(星期六)、5月31日(星期三)照常上班。
端午节来历与传说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源于纪念屈原: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习俗
无论历史怎样变迁,端午节的习俗一直传承着,让我们品味浓浓的端午味道。
采艾蒿:把整棵艾蒿插在门上,可以避邪,保平安健康。
采菖蒲:挂菖蒲在清代就有此俗。人们将菖蒲或艾叶扎在一起挂于门户,用它驱邪。
拴香荷包:香荷包内填充艾叶等中草药香料,可以辟邪免灾、驱蚊杀菌,有益健康。
拴五彩线: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
拴扫把:有赶走“扫把星”,驱除厄运的意思。吃
吃粽子:吃粽子除了古代的祭祀意义外,现今,已变成了南、北方口味的PK,美食的意味更加浓重。
吃五黄:吃鸡蛋黄、黄鱼、韭黄、黄豆、饮雄黄酒等。
吃苋菜:端午吃苋菜取其生命力顽强之意,也可清热解毒、除湿止痢。
端午粽子的演变
出于祭祀中的动物崇拜,最初的粽子只有牛角形状。但在中华大地上传承发展了几千年,因着人们的不同喜好和理解,粽子的外形也渐渐衍生出诸多变化。对于这一系统性理论,说得最玄乎的要数《齐民要术》了——“盖取阴阳尚相褁未分散之时像也。”看来这已经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当然,普罗大众、饮食男女对此似乎并不以为意,重要的只是美观与结实。于是,如今流传四方的菱形、角锥形、枕头形、圆柱形、四方形等等,都是历代劳动人民自由创作的智慧结晶。
粽叶有干制也有鲜材,新鲜叶片的碧绿色泽虽然引人入胜,但上锅蒸熟后也不复青翠年华了。关键倒不在颜色,能借得些草木清香便算好处。至于品种取材,更多则是与地域有关。北方以芦苇叶为主,华东、华南、长江流域,则更多见的是箬竹叶。再往南去,两广及福建、海南一带又有用冬叶——即柊叶,以及芭蕉叶、荷叶,无一例外的'都是平展、宽阔、质地厚实的大叶片。这当中不得不提到江南的“一叶粽”,外形虽小,但也棱角分明有模有样,手法纯熟者甚至连捆缚的丝线也不用,头尾一折便可保平安无虞,可谓是浑然天成的民间工艺。
真正完成从“角黍”到”粽子“的转化过程,大约是在明清时代。这一阶段的粽子内容有了本质性的变化——糯米取代了原本的黍米,并一直沿袭至今。至于辅料的丰富多彩,则一直都在辗转翻新之中。甜者如枣泥、豆沙、莲蓉、蜜饯、果仁,譬如宋代就有苏东坡的“时于粽里见杨梅”这样的创意搭配;咸者如禽兽肉,板栗,火腿,蛋黄,菌菇,甚至椒盐、豆腐、酸菜,可谓无奇不有。如今食材丰富,舶来品众多,粽子的内容扩充更是不在话下。
【2017端午节放假日历】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wenxueticai/18176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