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王维古诗中的冷色调

王维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王维古诗通过冷色调的巧用提高了语言表达效果,体现出一代山水大师的非凡魅力。

王维古诗中的冷色调

  色彩构成了万紫千红的世界,作为反映客观世界的诗词,同样离不开色彩词的运用。王维的诗各体皆佳,尤以山水诗见长,同时他又是一位造诣很高的画家,诗中时见画意。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常以画家的眼光摹色状物,在诗中采用了大量色彩词,且以冷色调居多,展现出独特的审美倾向。

 一、王维诗歌中大量运用冷色调

       王维在诗中大量吸收绘画技巧,非常讲究色彩的调配。如“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据统计,王维诗中约有25个颜色词共出现306次,按其出现频率从多到少为:白304次、青55次、黄31次、绿21次、翠21次、红19次、朱12次、丹12次、紫10次、苍11次、碧8次、素5次、赤4次、黑3次、彤3次、银3次、粉3次、黛2次、乌2次、赭1次、缥1次、皂1次、绛1次、皙1次。可以看出,王维对冷色调的偏好极为明显,如“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草白霭繁霜,木衰澄清月”、“连天疑黛色,百里遥青冥”等。此类作品呈现出的整幅画面均为幽暗的冷色调。

  二、王维诗歌偏爱冷色调的原因:

  1、生命体验的外露。王维一生创作的近400首诗作演绎了他的生命轨迹,表达了不同时期、不同境遇的情感诉求。王维早年游学长安,追求功名。其早期作品如《洛阳女儿行》、《桃源行》等,气魄宏大、色彩鲜艳,表达出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后因事获罪被贬,开始了半官半隐的生活。尽管如此,他基本的人生态度仍是积极的,其边塞诗气势恢宏,如《使至塞上》、《陇西行》等。安史之乱后王维被迫接受伪职。次年两京收复,他被定罪下狱,虽得到赦免,官复原职乃至步步高升,但官场黑暗的现实使他无意于仕途,常焚香独处,赋诗咏怀,以禅诵为事。早年“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的豪爽之气已被“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的冷漠所代替,这时的诗中已充满了冷色调。

  2、思想文化的体现。纵观唐代诗坛,儒、道、佛三家对诗人影响十分深刻。儒家思想影响表达出一种进取精神,道家思想影响抒展的是瑰丽的想象,佛家思想影响则阐释了人生的颖悟。王维系佛家信徒,其母亲崔氏笃信佛教。王维早年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儒家的文化精神。然而受到母亲影响,他对佛禅密宗不断地探讨和思辨使他的佛学造诣达到了相当深度,也使他的诗中充满了禅机和禅趣,诗风渐渐走向枯寂、冷峻。如“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其创作主体一步步地退出诗歌境界,隐藏于大自然的青山明月、茂林修竹之中,伴花开花落而起舞,随碧涧红尘而飘荡。身世两忘、万念皆寂的感悟,流之于心田,行之于笔端。佛家的“清凉世界”表现为幽冷的色泽。

  3、生活环境的反映。王维一生一直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几度仕宦不得意,抱负难以施展,虽有隐居之心,却未能像陶渊明一样全然“归田园”,只能寓借山水释怀,淡忘官场的污浊。《辋川集》便是一组反映诗人在蓝田辋川隐居习禅生活的代表作,这些作品在山水自然中寓托着佛家深奥的哲学理旨。如《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人用淡淡的笔墨勾勒出清幽澄静的环境,这里没有人间纷争,官场倾轧,只有大自然的宁静。又如《白石滩》:“清浅白石滩,绿浦向堪把。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诗中的白石滩不过是辋水上的一处平淡无奇的河滩,而在王维笔下却成为一个晶莹剔透、明净高雅的世界。山间景物在他笔下蓦然黯淡,褪色成了一幅幅潮湿的水墨画。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wangwei/25258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