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四杰,才高命蹇,王勃的生命尤为短暂;然而,在四人中,王勃的文学成就是最大的。本文试论王勃对唐诗发展的贡献,欢迎阅读。
在中国文学史上,“才如江海命如丝”的人物不胜枚举:有“一生襟抱未曾开”者,如李贺;有仕途坎坷、潦倒终生者,如李商隐;有漂泊天涯、终老江湖者,如杜子美;而王勃,则是那些才华横溢、英年早逝者的代表。
王勃约在649年出身于一个声名卓著的贵族世家。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县)王氏,乃河东望族,世代为官。王勃的祖父乃隋末大儒、名医王通;叔祖王绩,亦通医术,唐初曾两度入仕,后隐居,以嗜酒而闻名。《五斗先生传》即出自其笔下。王勃的父亲名福峙,曾出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趾县令、六合县令、齐州长史等职。
王勃幼时已负文名,九岁著《汉书指瑕》,朝中一位主管司法的官员(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誉之为“神童”,向朝廷表荐。王勃通过“对策”这种特殊的考试进入宫廷,授朝散郎。此时王勃尚是一位14岁的少年。后来,因戏作《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于是,王勃出游巴蜀,不久,谋得一个虢州参军的官职。再后来,他因擅杀官奴而获罪。只是赶上唐高宗册立太子,大赦天下,王勃方挣脱了缧绁之苦。其父王福峙因此受累,被贬到交趾(今越南)任县令。上元二年(675)或三年(676)六月,王勃南下交趾看望他的父亲,在渡海北返时,坠海而死,时年约27岁。据当代作家王充闾先生《千载心香城外烧》一文所述,王勃的尸骨葬于今越南义安省宜禄县宜春乡蓝江左岸,后人还为其建有祠庙。但坟墓和祠庙在1972年被美国飞机炸毁,只留下一处荒榛遍地的遗址。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wangbo/2321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