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王安石《春夜》鉴赏

王安石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创作背景】王安石于公元1042年(宋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及第,公元1059年(嘉祐三年)上变法万言书,未被采纳。直到公元1068年(宋神宗熙宁元年),神宗准备实行新法,到四月才召他进京面对。经过二十六年的漫长岁月,王安石屈居下位不算,最大的憾事是变法主张未能实现。此时形势突变,遇到了赏识他主张的锐意变法的新帝,正是龙虎风云、君臣际遇的良机,大展鸿图,即在眼前。因此,他在值宿禁中的时候,面对良宵春色,剪剪轻风,金炉香烬,月移花影,一派风光,激起了思想上难以自制的波澜,为自己政治上的春色撩拨得不能成眠。

  春夜

  金炉香烬漏声残,

  翦翦轻风阵阵寒 。

  春色恼人眠不得,

  月移花影上栏杆。

  赏析

  夜深人静之时,人们沉沉睡去,香炉里的香长久没有人添加了,烧得只剩下灰烬。偶尔几声更鸣,孤独地响在静寂的夜里,愈发衬出夜的寂寥。一个“残” 字,是香烬,是夜深,是更孤……

  春来临,北风已尽,自然是翦翦轻风,但乍暖还寒时候,特别是深夜,还是让人感到阵阵寒意。

  最是叫人奇怪的是“春色恼人眠不得”一句。春暖花开,春光灿烂,万紫千红之时,美得不得了,怎么会使人烦恼呢?还恼得不轻,在“春眠不觉晓”的春困之时,却是难以成眠。难以入睡之人还是以改革家著称的王介甫。作为政治家,一定是理性之人,如何会为月影花容之类伤怀?到底是因睡不着而看到了“月移花影上栏杆”之景,还是“月移花影上栏杆”之景让介甫触景生情,百感交加以至无法入眠?境由心生,于是我们猜测,介甫恼的不是春色,而是发生在这美好春光里的烦心事烦心人。两相对比,越是美好的春光,岂不越是让人烦忧!

  “月移花影上栏杆”,叹的是月还是花,主动的是月还是花?放在喜欢附会的人那里,是否又成了保守派和改革派的党争?

  总之,在这个春夜里,我们看不到苏东坡“春宵一刻值千金”的美好,看到的是在那淡淡的月色中,昏暗的灯影里,王介甫那无法入眠的孤单身影……

  读了这首《春夜》,回头再看苏东坡的《春宵》,不知怎么就觉得《春宵》不只是赞美春夜的美妙,感叹美好春夜的短暂,让人好好珍惜,似乎多少有了些淫迷之色。姑且不去计较这种感觉是否真实,两诗比较,苏东坡比王介甫多情总是不会错的,所以东坡成不了介甫那样的改革家。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wanganshi/35401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