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先行者,集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下面是小编收集的《王安石全传》前言与第一章,欢迎大家阅读。
前言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庆历进士。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王安石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并支持武取西河等州,扭转对西夏作战的形势。因保守派反对,新政推行迭遭阻碍。熙宁七年罢相,次年再相,熙宁九年再罢,还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世称荆公,卒谥“文”。王安石是中国封建社会官吏史上的一个传奇,他以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创造了中国变法史上的一个奇迹。
王安石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特殊的年代。之所以说它特殊,是因为在他所处的11世纪,中国曾经出现过一个巨大的转机——由封建农业文明向科技制度文明转变,有过成为第一个具有新体制、新文化、新技术的国家的机遇。王安石似乎也看到了这一次机遇,因此他竭力推动改革,试图把中国引向这个崭新的方向,他的思想和实践在某种程度上也适应和推进了这个转变。为了适应这个转变、把握这个机遇,他紧紧围绕富国强兵这一目标,变法立制,开始了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王安石变法”。凭借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三不足”精神,他站在了历史的风口浪尖上。他是中国历史上提出“人言不足恤”思想的第一人,他被革命导师列宁称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虽然他的努力已经大有成效,却又不得不接受功败垂成的命运。这是一个巨大的遗憾。如果他成功了,中国的命运也许就会发生重大转变,也许资本主义制度会在中国率先建立,科技与制度文明会战胜马蹄与武力的征服,人类历史也许会因此而重写……
生生不息、日新月异是天地自然的特性。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变化是自然的规律,改革是时代的要求,创新是国家的生命之源。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都处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商鞅变法持续七代,成功了,社会大步向前发展,遥遥领先世界一千多年。王安石变法只经历一代,失败了,社会急转直下,中国衰退了八个世纪。对于这两次巨大反差的改革,难道不应该总结其丰富的经验和惨痛的教训吗?
王安石是一位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从古至今对他的评价似乎是贬多于褒,但他提出的改革方案却在中国改革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文学领域,王安石亦是大放异彩,无论是诗、词还是文章都富于理趣,其飘逸飞扬的文字让人真正感受到他的特立独行。他对于国家以及人民的那份质朴的情怀让人为之震撼、为之倾倒,而正是因为这一切,才使得他的诗文获得了不竭的生命,被人们传诵至今。
本书以质朴的语言和充满感情的笔调,对王安石的一生进行了概括描述,对其渊博的学识、坚毅的品格、执著的精神、超然的境界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力求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笔者在撰写过程中除以正史为基本资料外,亦参考了不少笔记、文集及野史,目的在于增加该书的趣味性与可读性,使读者多方面领略王安石这位风云人物的风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wanganshi/2927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