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趣解
引导语:苏轼的《题西林壁》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的趣解。
题西林壁
宋代 ·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从不同角度看事
“不就是一个庐山吗?至于这么左看右看吗?也不是八面玲珑光彩夺目的宝石。”黄飞达觉得这首诗挺咬嘴的,
“哎,你总是这样,读诗只看表面,其实每首古诗背后都有一个很深的背景。其实这是一首哲理诗。”
“哲理?有什么哲理?”
“当时苏轼写这首诗时,正是非常失意的时候。因为他的思想主张跟王安石的变法不同,所以,他也被屡次贬官。”
“啊,两位大师人还是敌对派啊!”黄飞达不敢相信。
“是政治主张不同,他们都是官员啊,苏轼看到有些法令给人民带来许多痛苦,所以不同意一些新法令实施,多次向上反应情况,于是就遭到贬官了。中间还做了103天牢呢,在狱中好几次都差点被砍头。后来,幸亏宋太祖赵匡胤曾定下过不杀士大夫的国策,也就是这些有学识的人没有死罪。他才免了一死,得以出狱。出狱后,被降职到黄州也就是现在的湖北黄冈市吧,当一个团练副使。你猜是什么官?"小夫子为了强调反差,特地设了一问。
“什么官?”
“民间自卫队队长,也就是民兵队长。”
“那也不错哦。”黄飞达没觉得什么,主要是他不知道苏轼曾经的'官职。
“苏轼本来是一位大学士啊,也就是大学教授级的人物,被降到地方当个民兵队长,还不错啊?”小夫子瞪圆了眼睛。
“哦,这样啊……的确挺窝囊的。”黄飞达这才明白苏轼先后的地位是怎么个悬殊,“难怪他心情不好,可是他为什么不像王安石那样写什么时候才能回家这样的诗呢?却闲的没事左右横竖地端详庐山?”
“这正是他对这些经历人生的总结。虽然他的政治主张与王安石不同,可是他并没有把王安石当成敌人,因为他们都是为百姓着想,想把国家治理好,让百姓过安定的日子。只是他们的想法不同,看事情的角度不同。就想着庐山。如果正面横向看,就是一道一道的岭;侧面看则是山峰;远看和近看,高低又有不同;之所以不能完整全面地看清庐山,是因为身在山中,视线被眼前的山峦遮挡了。看事情要纵观全局才行。”
“嗯,有道理。”黄飞达端详着手里的面包,“我在面包店外面看时,觉得它挺厚挺大,可是到了店里一看,只不过是一只小薄饼。等到咬一口……”说着,他咬了一口,“发现里面还是草莓酱!”
“真佩服你。”小夫子无奈地摇摇头。
【《题西林壁》趣解】相关文章:
1.圣经人物名字趣解
2.题西林壁古诗注解
3.教师生活诗词趣解
4.妙趣生活解唐诗
6.题西林壁课件
7.题西林壁
8.《题西林壁》课件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tixilinbi/2747282.htm